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推进农机监管模块在网格化平台运行视频会议

来源: 时间:2022-09-06 点击数:

     为有效化解农机事故隐患风险,着力提升农机本质安全水平,江苏省委省政府文件对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多次提出要求。

  2021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推广‘柳堡模式’,实施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2022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建设,推广‘柳堡模式’,实施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2021年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在配齐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在全省大力推广将农机安全生产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2021年,各县(市、区)确定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内容网格服务管理事项清单,在网格化平台设立农机安全监管模块,开展网格人员农机安全监管业务培训,实现镇村级农机安全生产属地责任具体化、规范化。2022年,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网格化平台为依托,以农机安全网格人员为基础,建成覆盖农机所有者、使用者和经营服务单位的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对标找差,不折不扣完成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年度任务,8月16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推进农机监管模块在网格化平台运行视频会议。会上,宝应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就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作典型发言,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处室负责人交流下半年推进农机监管模块在网格化平台运行工作安排,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监督管理处对下半年推进农机监管模块在网格化平台运行以及其他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各地要持续推广镇村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全面实施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精细监管、精准防控,抓紧 打通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今年年内要重点落实以下三项工作。

  一、在网格化平台全部设立运行农机监管模块。目前,农机监管模块设立运行存在两个问题:农机监管模块设立不平衡,据各设区市上报汇总,有11个设区市、82个县(市、区)已在当地网格化平台设立农机监管模块并运行,有的还在建设之中,进度不快,尚未实现全省全部覆盖;农机监管模块运行质量总体不高,苏州、扬州、镇江、宿迁市的网格员通过手机APP上报隐患信息达1000多条,其他设区市还不多,多数县(市、区)还未形成实时上报、闭环处置的工作机制。各设区市、县(市、区)要一鼓作气,攻坚克难,在秋季农忙前全部设立运行,实现两个功能:一是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网格人员通过手机 APP,实时报送、闭环处置风险隐患,提高基层农机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二是初步建立农机监管基础信息库并及时更新,摸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装备、农机经营服务单位和农机大户等底数,在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农机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开展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网格人员全员动态轮训。由于机构改革,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变化较大。2020、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分别举办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网格人员师资培训班,省农机安全监理所举办县级以上新履职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培训班,但省级培训能力远远供不应求。鉴于此,2021、2022年在省级基层农机人员培训项目中,明确市级培训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共1800名,每年900名,并将培训任务分解到设区市。目前,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网格人员队伍刚刚建立,农机安全业务还不太精通,各地不能满足于近年来已培训过一次,应当每年结合农机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业态,开展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网格人员培训,精心安排课程,编制业务手册,持之以恒锻造高素质基层农机安全监管队伍。

  三、引导对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网格人员探索实行奖补激励措施。目前,六合、溧阳、金坛、武进、通州、如皋、海门、启东、射阳、盐都、宝应、邗江等县(市、区)已建立农机安全网格人员考核激励奖补政策。盐城市、扬州市及东台市、宝应县等地对优秀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网格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各地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努力探索“以奖代补”“举报奖励” 等措施,充分调动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网格人员信息采集积极性、主动性,为开展日常巡查、宣传引导、协助监管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推动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高质量运行。

  会议强调,各地抓紧下半年的4个多月时间,还要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切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农机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突出“零”的目标,排查是手段,零事故是目标,确保实现省农业农村厅年初提出的农机安全生产全年无事故目标;突出“全”的要求,实施全机具、全人员、全天候、全覆盖“四全”监管,做到应管尽管,不落一机、不落一人,全面摸清农机安全生产底数,实实在在在提高源头管理数量上动心思、做文章;突出“人”的关键,紧紧扭住“人”这一决定因素,管机更要管人,把好驾驶证考试、农机手培训关口。二是积极探索农机监理制度创新。省委编办、省农业农村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经济发达镇改革配套支持政策》,明确在全省52个经济发达镇实施10项支持政策,其中包括“支持经济发达镇承担农机安全检验,实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驾驶证考试”。省市两级在农机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培训发证上要加强指导服务。涉及的40个县(市、区)要深入研究贯彻落实,做到“放得下”,协调指导承担改革任务的镇创造条件,落实经费、人员、手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确保经济发达镇能够“接得住”,真正方便群众,打通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三是宣传贯彻《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无证驾驶、无牌行驶、未经检验等“两无一未”违法用机行为判定为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管都有明确规定,在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农机行政执法工作中应当充分重视。四是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建设。省农业农村厅将与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组织新一轮“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创建,开展“平安农机”建设“回头看”。各地要通过出台文件制度,固化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成果,选树农机本质安全先进单位,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建设向乡镇、农机服务组织延伸。各设区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处、科室负责人,省农机安全监理所、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监督管理处有关人员,共160多人参加会议。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