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空间巨大 种业是核心

来源: 时间:2015-05-20 点击数:

  据中国商网报道,农业“一带一路”战略:建中国粮仓、保当地民生。农业资源硬约束与可持续问题、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等,是我国的农业国情。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已获沿线各国的支持,并进入落实操作阶段。

  中信证券预计,推进我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践行“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农业发展新思路,是“一带一路”构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农业与其它战略存在协同,这在外交上,不但是经济抓手,也是政治砝码。长期来看,中国政府要在海外打造保障当地、供应中国、平衡全球的农产品基地,而中国企业,则要在此过程中完成全球发展的战略。

  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田忌赛马”术:技术落差、政治落差。1、相比全球任何国家,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都要领先;2、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中国部分农业产业存在技术优势,或产品性价比优势;3、相比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欧美企业,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具备政治优势。操作层面,我国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养殖产业链运营经验丰富;中国政府不仅鼓励优势技术“走出去”,而且提供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农业的需求旺盛而迫切。我们认为,做好扬长避短的产业策略,找准各方共赢的经营切入点,中国农业的国际化会很快实现。

  “一带一路”半数以上沿线国家适合农业合作,市场空间巨大。中信证券从农业生产效率、经济和政治成熟度、土地耕地条件等维度,筛选出41个标的国家最适宜农业投资,其中,种子、动保、农技服务、农机等领域有望成为重点,而种业则是核心。上述国家或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产业环境与国内相似,只要政府间工作机制到位,中国的高性价比种子、动保等产品就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进入标的区域并实现收益,而耗时较长的技术与产业的本地化则可以稳步推进。中信证券估测,种植业领域合作的市场空间至少在5470亿元(三大种子+农机销售),养殖业领域合作的市场空间至少在2000亿元(动物保健+饲料)。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