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了钱袋子 菜农笑声多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年货。2月13日,记者走进阜宁县羊寨镇大西村刘文彪的蔬菜种植基地,却见这一家人正忙着抢种西红柿苗。
“眼下,我们主要是为春季蔬菜生产做准备,一车芹菜刚拉走。”刘文彪笑着说。今年53岁的他是大西村首批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户。之前在上海打工时,他发现有安徽人边打工边利用工地空地种植蔬菜,一小片地年收入竟在4万元以上,而他辛苦打工一年仅2万多元。2010年,听说家乡有政策支持高效农业发展,便毅然返回村里,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起了蔬菜大棚。
刘文彪现有钢架大棚31个,春季种植西红柿、苞菜,夏季种植青菜,秋冬季种植芹菜、大蒜。目前大棚里的大蒜正陆续上市。苞菜苗已种下,西红柿苗正在紧张栽种中,等到开春争取第一批上市,卖上个好价钱。
“去年收入15万元,今年估计会更多点。”他说,往年一茬芹菜一个棚收入在6000-7000元,今年比往年要高,最高一个棚卖了1.3万元,5个棚芹菜纯收入在3.5万元以上,而大蒜上市时正赶上下雪,最贵卖到4元/斤。
一旁的镇农业助理孟庆香介绍,羊寨镇是当地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依托古黄河堆有利的区位环境优势和土壤水质条件,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目前,全镇流转土地达24000亩,高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6000亩,户均年收入达5万元。
大西村党支部书记刘建东说:“现在,咱村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可高了,不少人要发展菊花、瓜蒌、大棚蔬菜等高效设施农业。前几天,还有几个业主过来洽谈合作种植浅水藕的事。”
如今在大西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变少了。许多人不是在镇全民创业集聚区工厂上班,就是选择自主创业,发展林果、蔬菜种植,用他们的话讲,“既照顾了一家老小,钱赚得也一点不比在外打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