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产如何告别“暗箱交易”
74.66平方米的库房,最后以每年11199元的租金成交。出租者是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南周村,租赁者是来自重庆的超市经营者朱黎明,9月底签署的这份租赁协议从10月1日起生效。
“这么小的库房,以前基本上是村干部议个价格,就租出去。”南周村村委会主任李健说,现在首先要在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官网上发布出租信息,7个工作日后确定竞价对象并进行竞价。因此处库房较为偏僻,没有其他竞价者,只有朱黎明一人想租,最后以公开协商方式决定价格。区农村产权交易所和南夏墅街道农村产权交易站工作人员,出租方代表、租赁方,以及5名村民代表一起参加协商,最后确定每平方米每年租金150元,先付后租,并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
武进区农村产权交易所今年8月成立,是我省首个县(区)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该平台交易“产品”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
无独有偶,9月17日,东海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开通;10月1日起,海门市也开始施行《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所交易“产品”与武进农村产权交易所大致相同。
为什么要建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武进区委农工办主任金刚介绍,这几年,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逐年增加,武进大多数村在工业开发区建有标准厂房,多数涉农社区拥有商业用房,出租这些厂房和商业用房是村(社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在以前,这些经营性资产的租赁没有完全公开透明,往往是租赁方找到村(社区)负责人,未经公开竞价就成交,交易过程有点“模糊”。建立交易平台后,能将集体经营性资产完全放到阳光下运营,有效杜绝人情出租。
除建立区级交易所、开通网络交易平台,武进还在5个乡镇建立交易站,明年所有乡镇都将建成这一平台。区级交易所提供交易场所,交易方式主要是竞价,如只有一位租赁者,则以公开协商方式进行。区、镇两级交易平台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截至9月底,区农村产权交易所已主导26笔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竞价或公开协商。
近年来,我省各地集体经济逐渐壮大,除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水面等生产性资源可供发包,很多村开展物业经济,即以不动产出租作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但因缺少公开透明的交易制度设计和必要的交易平台,有些地方村级资产经营存在暗箱操作现象,集体资产人情出租、公物私用。如东县马塘镇有个村,村支书将村公共服务中心房屋,给家人作为收购草绳的门面,当地村民意见很大。还有的村干部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校舍及场地,不经评估,就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变相低价转让给他人,导致集体资产大量流失。南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透露,该市村干部经济犯罪近年呈上升趋势,这些村集体资产缺乏有效监管,村务公开、村监委会基本上沦为摆设,村支书“一支笔”“一言堂”现象突出。
“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才能将以往不太规范的做法纳入规范化管理。”海门市委农工办副主任丁城说,进入交易平台操作,不仅增加群众的知晓权和参与权,减少基层矛盾,有效防止村干部寻租行为,而且,采用公开处置的方式,能让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进而实现农民受益。“尽管我们刚启动这项工作,不过,跟武进一样,以后这一交易平台肯定会延伸到乡镇。”他说,初步的方案是根据额度不同,将产权交易分别放在市级平台及乡镇平台,评估机构、纪委一同参与交易过程,以加强交易中的监管。今后,农村宅基地的转让也将通过这一平台公开、透明交易,杜绝私下交易行为。
省委农工办主任诸纪录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提出,要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往不少地方确实存在农村集体资产在管理和交易过程中出现低价出售出租现象,导致农村集体资产流失、集体和农民利益受损。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不仅是农村改革的趋势,也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是否公正,关键是要让交易摆上阳光平台,让产权合理合法流转,从而实现农村资产向资本转化。武进等地做法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