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增收工程促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来源: 时间:2023-08-02 点击数:

  案例背景:沛县龙固镇中三社区是典型的农村社区,近年来,该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实施“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园区”、“党组织+协会”三加模式,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在人均0.1亩的土地上实现了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400万元,集体积累1000余万元。社区党总支利用集体收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开展为民服务,建成了14.3万平米的农村新型集中居住区,实行了农田农事集体管理、农业开支集体支付,实现了老人集体供养、弱势群众集体扶助。中三社区是沛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沛县大力实施村集体增收工程,大幅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解决群众民生需求提供了基础保障。

  主要做法:强化责任抓推动。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列入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重点,作为衡量镇村党组织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建立以“定目标、双向承诺,定时限、公开承诺,定绩效、组织考诺”为主要内容的“三定三诺”镇村干部目标承诺机制,进一步增强镇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在全县形成村集体经济加压发展、强势推进的态势。强化队伍抓引领。坚持能人兴村理念,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村干部经济管理能力培训,采取到农业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较好镇村挂职学习等方式,强化实践锻炼,提升发展能力。强化政策抓激励。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绩突出的村干部,政治上给荣誉,推荐为县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济上给重奖,按照不低于本人年度补助标准进行奖励;仕途上给位子,选聘为镇事业人员,符合条件的推荐为镇领导班子成员。强化整顿抓帮扶。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专项整顿,选派100名县镇机关正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时选派“第一书记”联络员、平安法治指导员、大学生富民强村服务员“三员”共同协助第一书记,帮助所在村理清路子、选准项目、重点突破,着力把所在村建成党建工作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农村社区化建设的试验田、示范点。强化制度抓管理。全面推行村级事务“1+5”民主议事决策机制,通过提议、商议、决议、执行、监督五个环节决定村级重大事项,增加村级事务的透明度,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提高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坚持民主理财、村账镇管制度,增加集体收支透明度,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干群齐心共谋发展的好氛围。

  有益启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核心在服务,根本要求是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要在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这一要求,达到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目标,必须以党组织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根本前提。沛县村级集体增收工程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功能定位提供了基础保障。村集体富裕起来后,基层党组织常思富民、安民之事,实现了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全方位、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全覆盖。同时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党组织与广大群众、党建载体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