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联耕联种”让农民享受“规模”效益
走近江苏省新沂市新店镇红旗村那成方连片的稻田,宛若一望无际的绿毯在面前展开。70岁的农民张迪平站在田埂上,对水稻的长势赞叹不已:“刚开始看着机插秧后秧苗那么稀,心里可担心了,现在看来长得真好,我们放心了。我家6亩地加入了联耕联种,去年小麦每亩增产200斤。小麦机条播、水稻机插秧,这种合作社统一的联耕联种我们太喜欢了。”
然而,当初合作社搞“联耕联种”却是一步步实现的。
2009年,红旗村支部书记的朱明安发现,粮食生产在耕、种、收、浇地等四个环节中,不需要家庭的主要劳力,到时候有个老人在地头上招呼一下就能搞定。但是,粮食生产在病、虫、草、菌害的防治却一直没有大的改善,农民依然按照传统做法,使用肩背式喷雾机,整体分量很重,在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情况下,家中留守的老年人很难完成喷药水这个农活,到喷药水的时候,要么让在外务工的壮劳力请假回家干活,要么到劳务市场雇人干活。一个家庭的农田就那么3、4亩地,请一天假或者雇一个工就得损失或支出100多元,平均一亩地打药水的人工费支出就要30多元。同时,由于使用的施药器械普遍落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农药利用率低,农户打药不计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过度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分散防治的弊端和作业的危险让朱明安心焦,农户的防治机械、技术普遍落后,防治效果低下。成为制约村里粮食生产的最大薄弱环节。于是,朱明安牵头,带领村干部组建一个合作社,购买回5台背携式喷雾喷粉机,为村民的水稻小麦提供病虫害防治。
“开始进行的有点难,慢慢的发展起来的。”朱明安说,“2010年刚组建的病虫害防治专业队,配备的是背负式机动喷雾机,首先是从我们亲戚和本家十几户自愿参与的农户开始,先期进行试点,与农户的生产田进行对照试验,将防治效果展示给农民,把节约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告诉农民。
刚开始,是村民买农药,合作社提供打药的服务,每亩地收10元钱,付给人工费5元,除去成本,合作社每亩有3到4元的收入,留给村里作为集体收入。
通过对比试验,朱明安发现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前提下,节约用药量达20%以上,并且喷药速度快,喷的细、均匀,根据防治项目和用药品种的不同,每亩每次施药可节约农药成本2-5元左右,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防治办法,每年还可减少施药1-2次。一台机械一天最少可以喷洒200亩,比农民自备的常规手动喷雾器每天只能完成5~8亩作业面积相比,提高效率20倍以上,每亩每次可节约人力成本15-20元。
农户开始认识和相信合作社的统防统治了,村里1000亩地的杀虫防治全部交给了合作社,并签订了长期统防统治协议,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工人免费培训,免费提供用药。2011年,在村民的要求下,开始联合外村的农机合作社、水稻机插秧合作社,推广整村耕种。“土地还是我们农民的,就是统一翻地、播种、管理,最后我们自己收获。”红旗村农民乔光荣说。
由于全村1000亩地又合作社统一对外,各项费用减少许多,比如水稻机插秧一家一户育秧加上机插,每亩收费260元,而合作社只收每亩150元。
“统一耕种,品种很重要。”朱明安说,以前选品种都是当地的农业技术专家的意见,可是专家也有难以遇到的天时。“2010年,专家选定了一个水稻品种,品种确实好,但是那年这品种稻飞虱特别多,虽然最后治的顺利,但是每亩还是减产大约100斤,群众有意见。” 合作社决定,品种的选定也要让农民参与。于是合作社和农委商定,在村里成立300亩的试验田,让小麦、水稻各五十个品种“打擂台”,农民现场观看,眼见为实,专家介绍每个品种的优缺点,最后的选定,农民说了算。
朱明安说,今年地里的小麦主打品种明麦1号和淮麦33号,就是农民去年选定的,马上就要收获了,从现在看品种对路,纯度比较好,产量也比较理想,估计小麦单产也要比前两年单产估计也要增产10%以上。
“不用自己操心,为您送来种子、化肥、农药;不用自己下田,机械来耕地播种;不用请人管理,专业队伍来施肥治虫……”目前,合作社社的“套餐”大受农民欢迎。合作社40多人,除了管理本村1000多亩土地外,还为周边的村近1000亩土地提供服务。
朱明安告诉记者,合作社的联耕联种不是“圈地占田赶走农民”,地还是农民的,是“整合土地富裕农民”。联耕联种的优势在于不流转土地,农民仍然掌握土地承包使用的主导权,没有割裂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操作上也只是破除田埂,由实界变为虚界,易为农民接受。
合作社统一管理土地,除了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粮食增产,还有耕地面积的扩大。由于联村耕作,以往作为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田埂没有了;由于填平了地块当中的垄、背,填平了沟、洼,土地实际利用率较之前提高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农地集中整理后,解决土地细碎化,会使土地利用率提高10%~20%,“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迎刃而解。通过在大田中推平垄背、推广良种、宽幅精播、测土配方、多层施肥、统防统治、机播机收、烘干储存等服务,粮食作物每亩可增产20%—30%,增效400—800元。”新沂市农委主任赵丰顺说。今年实施联耕联种社会服务的项目区内小麦平均亩产426公斤, 20万亩土地秸秆还田率达到100%。目前更有 21个植保合作社、7个商品化育秧合作社、26个农机合作社和3家粮食初加工企业开展联耕联种全程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