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泰300万元打造占地30亩“为农服务综合体” 一个电话,农事全搞定

来源: 时间:2014-08-19 点击数:

  “许主任,什么时候有空,再帮我测试一下土壤肥力,指导我家配方施肥。”7月24日一大早,姜堰区兴泰镇“为农服务综合体”中心主任许如德接到了绿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夕忠的电话。

  许如德很快带人来到绿源合作社蔬菜基地,义务为80多亩大棚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经过检测,大棚土壤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蔬菜的生长和抗病。”许如德告诉李夕忠。

  “以前,我以为加大氮肥使用量,大棚蔬菜就会长势很好。结果含氮过多导致土壤板结,蔬菜容易生病,产量下降。”李夕忠说,去年5月,镇里成立了“为农服务综合体”,他打了一个热线电话后,农技人员前来测土配方,建议他使用高效水溶肥增加磷、钾等肥料。收获后,每亩田不仅提高了30%的产量,而且蔬菜果形靓、色泽好、口味佳,卖出了好价钱。

  为给农民、种养大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兴泰镇投资300多万元,创办了占地30亩的“为农服务综合体”,设置了农技服务、农机保障、农村“三资”管理、“四新成果”展示四个功能区。该镇还将农口部门工作人员迁到这里集中办公,让农民进一个门就能办好所有涉农事务。

  7月24日上午,笔者走进该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农技农机、水产林业、农保、质检、培训等职能办公室一应俱全,墙上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天气预报、农技知识。培训室里,农技人员正组织三里泽村23名渔民学习《区域内从事黄鳝捕捞专业渔民管理办法》,大家边听边记,不时有人提问。

  “到这里来办事,确实很方便!”苏庄村种田大户李彪说,过去投资办一个农业项目,要跑十多个部门,至少半个月才能办成,现在有了“为农服务综合体”,只要一两天就能搞定。

  “农民一个电话,农技人员必须20分钟赶到田头。”许如德说,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种田难问题,他们在8个村成立了16支农机和植保专业服务队,队员由村农技员、农机手、有种田经验老农民组成,每队8至12人,他们随时为村民提供田间作业等服务,只收取成本费。

  甸址村村民高卫军创办了400亩家庭农场。去年9月,他发现田间水稻叶尖大面积发卷,随即拨打了“为农服务综合体”热线电话,农技人员现场确诊为卷虫螟,开出了处方。“多亏了他们的及时服务,如果过了两三天的最佳防治期,水稻肯定要大幅减产。”高卫军说。

  据统计,该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立以来,技术人员已到田头指导农事200多次,解决各类技术难题213件,接受群众电话咨询405次,举办了8期畜禽、水产、蔬菜、农机培训班。

  除了提供技术培训、新品引进、农技指导等免费服务外,“为农服务综合体”还设立部分收费项目,比如,农资超市提供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粮食烘干场提供粮食烘干、储藏等服务,育秧基地为农民承担集中育秧服务,这些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种地成本。

  “‘为农服务综合体’的保姆式服务,激发了村民投身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兴泰镇副镇长王怀扣说,去年5月以来,全镇新增规模种植面积4000多亩、种养大户18户,农业产出人均增收近200元。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