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托市收购势在必行

来源: 时间:2014-05-28 点击数:

  “我今天开始收获麦子,已经收了800亩,亩均产量约750斤,比去年高了200斤,绝对是个丰收年!”26日,溧阳市种粮大户汤芳伢喜孜孜地告诉记者,常州市武进区的一家国有粮库上门收购,每担(100斤)价格118元,与国家最低收购价持平。

  老汤的夏粮丰收了,而且卖出了好价钱,全省的夏粮生产和价格又是如何的呢?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国钧告诉记者,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我省主产区的夏粮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已经收获的夏粮品质也好于往年。26日起,苏南地区由南向北逐步进入夏粮收割期,如果天气继续晴朗的话,苏中地区也很快进入收获期。我省是执行夏粮最低收购价的6个主产省份之一,执行时间为5月21日至9月30日,三等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是每斤1.18元。国家出台的最低收购价要求小麦水分不超过12.5%、杂质低于1%,考虑到降雨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省要求执行最低收购价的小麦水分不超过13.5%。“不过,目前我们监测到的收购价格普遍较低,每斤在1.15元左右。”

  新小麦的价格走向与库存陈小麦的价格密切相关。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主任马德兆介绍,目前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对外出售的陈小麦价格每斤仅为1.19元-1.21元,这个价格看起来高于今年的最低收购价,但粮食行业的特殊情况决定了经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为去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12元,经营企业要付出保管成本、银行利息成本和人力成本等,一年下来,正常情况下每斤加价0.10元才能保本。按照往年的惯例,新粮大量上市,陈粮的价格就会下跌,每斤下跌幅度为0.06元-0.1元,如果不托市收购,粮食经营企业就会没有收购积极性,新粮和陈粮价格会一起下跌,势必影响种粮农民收益。

  事实上,今年3月下旬以来,小麦价格就下降了。马德兆说,原因主要是国内小麦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从而出现回调。比如,从美国进口的小麦,到岸完税后每斤为1.22元-1.26元,单看单价,要高于国内小麦价格,但是,进口的小麦等级高,实际上的价格比国内市场的要低。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小麦同比增长166.67%,增幅很大,打压了国内市场价格。其次,小麦的饲用量下降,市场需求量减少。往年,主要用于饲料加工的玉米价格比小麦贵,多数企业转而使用小麦,但今年1-4月,玉米比小麦每斤便宜0.1元,导致小麦库存增加,这也是价格低迷的原因之一。

  有个鲜为人知的情况是,小麦有3个月的“后熟期”,也即小麦收获后的三个月内,不宜加工成面粉,否则不好吃。如果启动托市收购的话,新收获的麦子正好可以度过这个“后熟期”。不仅如此,托市收购还有利于收紧粮食市场的流动性——由于多数农民不具备粮食保管条件,新麦大量上市后,如果价格继续走低,可能出现恐慌性抛售,而托市收购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减少流动性,稳定价格。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启动托市收购势在必行。”张国钧透露,省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启动托市收购预案,快一点的话,月底前有望正式执行。“估计今年夏粮托市收购规模、托市的持续时间,都可能超过去年,最后的托市收购量也可能大大超过去年。”          本报记者 朱新法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