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西瓜”超有型 西瓜品鉴会让人大开眼界
西瓜科技成果对接品鉴会”暨江苏省农科院市民开放日活动昨日成功举行,400多位南京市民现场感受夏日的清凉。
异形瓜:只要你敢想,西瓜都能长
大的、小的、黄瓤的、红瓤的……在昨天的活动现场,江苏产的“明星西瓜”几乎全员“集结”。让参观市民目不暇接,根本停不下来。
而相比这些“正常”的西瓜,那些展台上“奇特”的西瓜更能吸引人的眼球,方形的西瓜,心型的西瓜、桶状的西瓜、三角形的西瓜,只要你敢想,技术人员就能让西瓜长成你想的形状,“皮肤”上还会“长”出你想要的名字。
南京绿桥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王宏山总经理告诉记者,这些异形西瓜并不是转基因,它其实是在西瓜成熟前大概二十五天左右(每年四月份的时候),将坐果的西瓜套到特制的透明有机模型上长出来的,因此西瓜口味和营养与普通西瓜并没有两样,只是更适合包装。
他解释说,西瓜要想长出特殊形状,可不是套个模具那么简单,对水肥的管理比平常更需要精准,一般来说,成功率也只有30%左右。因此价格也是普通西瓜的数倍,一只异形西瓜的市场价是一百元。他说,因为价格高,因此异形瓜采用订单式生产,每年二月份左右,公司都能收到千余单“异形”西瓜的订单,而这其中又以恋人选择的心形西瓜最受欢迎。
你不知道的
西瓜家族
省农科院收藏瓜种超2000种
最小的如葡萄,还有市面上罕见的白瓤瓜
“其实西瓜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要丰富。”江苏省农科院的西瓜种植专家羊杏平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江苏省农科院藏着一个西瓜种质资源库,里面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份西瓜种质资料,很多西瓜的样貌和口味都和我们印象中的西瓜完全不同。
据了解,在资源库里,西瓜最小的只有葡萄大小,重十几克;而通过特殊的栽培方法,长成的最大的西瓜有33.5公斤。西瓜也有各种“肤色”,有的是白皮的,有的是黑皮的,有的是绿皮的;而瓜瓤的颜色除了红的、黄的、橙的以外还有市面上非常罕见的白瓤瓜。有的西瓜一碰就裂,还有硬肉瓜,它的西瓜皮上即使站上一个成年人也不会开裂。西瓜的口味也不是我们印象中清一色甜甜的,在西瓜种质资源库中,有的西瓜糖度超过15%,的确甜如蜜,而非洲的一种野生西瓜糖度只有2%,口感差得只能用来喂猪。
羊杏平告诉记者,在2000多份西瓜种质资源中,有300多份属于野生品种。虽然它们大多数口味都不算很好,但是在西瓜育种专家眼里,它们却是宝贝,与人工培育品种相比,它们更能适应环境,有着更强的抗虫、抗病性,有的还有特殊的功能成分,利用它们和那些口味好、样貌佳的西瓜“配对”,可以培育出既好吃、又好看,还能高产的优质西瓜。
新贵“苏蜜八号”明年上市
回到品鉴会。在众多“明星产品”中,其中的一位“新贵”特别引人关注。它的瓜皮翠绿、上有清晰美观的黑条斑、个头娇小。这就是近年来在南京最走俏的西瓜,它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小兰”。这种瓜皮薄、水分多,含糖量高。
羊杏平研究员说,南京市面上的小兰虽然是地产瓜,但是它其实是从台湾引起的品种,不过省农科院自己培育的又一位“新贵”、来自本土的品种“苏蜜八号”今年5月份刚刚通过了品种审定,它的口味堪比“小兰”,但更适合江苏的生长环境,目前正在试种植,明年将会在全省铺开推广,届时将供应江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