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生祠镇:携手共治“你我他” 描绘乡村生态图
走出家门,就与风来了个亲密的拥抱。迎着风,漫步在乡间小路,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金黄的稻子,有绿油油的蔬菜。白鹭在清澈的河水旁捕捉鱼虾,乡村里听见最多的是孩子们和大人们的笑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以环境整治为重心,关注群众生活痛点难点,推进开展一件件民生实事,获得一个个五星好评。
组织志愿清理,还村民蓝天碧水
“平时最糟心的莫过于一大早打开窗,就闻到楼下垃圾堆弥漫出来的异味,这样一折腾往往一整天的好心情就没了。”在集中居住区的居民如是说。当了解到群众需求后,生祠镇迅速开启“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模式,将辖区划分成20个片区、82个网格,实行“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的覆盖格局,推行“网有人管,格有人领,活有人干”的管理制度,切实拧紧责任链条,动员群众主动参与,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看着整洁的道路、清爽的河道,大家纷纷表示点赞,清扫掉的不仅仅是垃圾杂物,更是蒙在心头的雾霾。
开展主题宣传,暖基层环保氛围
以优化人居环境为主题,生祠镇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保护生态环境宣传”系列活动,通过采取展板政策宣传、发放宣传手册、设立宣传站点、张贴宣传条幅、环保知识竞答等形式,普及了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政策和法规,向广大村民宣传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呼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同时,以村社区为单位举办“我是环保小达人”环保手工作品展,组织孩子们回收利用废纸箱、塑料瓶等废弃物制作红色宣传主题的手工作品,激发孩子们与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这一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度融合,营造了“蓝天共享,绿水共治”的环保氛围。
活用党建引领,励大众争先意识
要想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长效管护,光有少数人唱“独角戏”还不够,还要有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帮助,让群众变“看戏”为“唱戏”。对此,生祠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效应,深入每家每户开展“红黑榜”评比、户容户貌五星级评比等文明主题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召群众,以先进典型鼓励群众,先后推出各类先进、模范、标兵群众评选活动,以身边人正向激励群众,提升群众积极参与自身及周边环境整治的良好风气,让群众从“局外人”变成“下棋人”。
接下来,生祠镇将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围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切实提升基层服务,探索推进基层管理方式转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立的新路径,凝心聚力干出治理乡村“火热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