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位大学生回乡当农民 打造南京最大杨梅谷

来源: 时间:2014-05-05 点击数:

    五四青年节,在溧水晶桥镇笪村的一块空地上,南京梦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80后”陈超正在指挥农民工移栽杨梅。他说:“今年的成活率有望达到90%,未来这里将发展到500亩的规模,打造成溧水乃至南京最大的杨梅谷,以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1989年出生的陈超是土生土长的溧水晶桥人,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稳重,他拥有法学和设计双学位。说起结缘杨梅,陈超介绍说,一次他和父亲到宜兴游玩,偶然买了点杨梅,感觉特别好吃,回乡创业的陈超就把杨梅当作自己的主打产业。听说宜兴农民乔春龙花了9年的时间,在石湫镇垦荒种出了杨梅,打破了专家“溧水不适宜种杨梅”的断言,陈超更坚定了发展杨梅的信心。他向乔春龙取经,聘请区科技局的老领导、南农大的两位教授等担任技术顾问,到南京林业大学进修果树学,弥补自己专业知识上的欠缺。

  “我回到家乡后,承包了300多亩土地种茶叶、板栗和杨梅,杨梅有100多亩,要过几年才能收成,现在主要靠茶叶和板栗的收入来投资杨梅。”陈超说,去年他自己成立了公司,通过贷款和申请农业项目资金来周转资金。

  因为杨梅的采摘期很短,一般只有十余天。陈超说,此次种的杨梅一共有45个品种,这样可以延长杨梅采摘周期至一个月,今年春天雨水比较好,成活率有望达到90%。溧水种草莓、黑莓、蓝莓的很多,但种杨梅的屈指可数。石湫乔春龙大概种了200多亩,他今年又租了一片荒地,争取发展到500亩,并把它打造成溧水乃至南京最大的杨梅谷。届时,游客可以体验采摘茶叶、杨梅的乐趣,品尝农家乐的饭菜。以后还将研发盆景杨梅以及杨梅酒等系列产品,让杨梅成为溧水乃至南京的一大特色,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赵敬翔 王璐 朱中顺)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