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大丰朝荣村:唱响红色旋律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21-11-01 点击数:

陈朝荣,1894年出生于海门县茅家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窘迫,少年时他只上了半年私塾,便辍学在家务农。1929年,陈朝荣全家由海门迁至大丰垦区(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落户到裕华乡东南村,靠租种裕华公司的田地维持生活。1941年,在党的领导下,陈朝荣一边领导当地佃农跟反动的裕华公司展开抗租斗争,一边积极组织地方武装,配合部队袭击敌人。

在形势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他主动接受任务,组织群众,克服种种困难,收藏并保卫大批军用物资。在日伪军回撤时,他发动群众拆毁了裕华公司的抽水机站,夺取了大批钢铁,支援部队。1943年10月5日,由于汉奸告密,他遭到敌人包围,不幸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他昂首挺胸,毫不畏惧,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最后惨遭敌人枪杀。

 

为了纪念陈朝荣对这片土地的奉献,朝荣村以烈士名字命名,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史料,该村在原有基础上投资20余万元修缮陈朝荣烈士墓,重修陈朝荣、陆锦龙两位英烈被害地纪念碑,在党建远程教育基地制作红色记忆墙,在党群服务中心内建造陈朝荣烈士展示厅,建设红色文化长廊,唱响“红色革命”主旋律,不断传承和升华红色基因。

陈朝荣烈士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朝荣人不懈奋斗。陈朝荣热爱着的这片土地,如今已新建起了一座新型农村社区。

据该村党总支书记王远玲介绍,该社区按照“安居乐业、红色朝荣”的规划定位,精心打造“青砖白瓦围院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和“一轴四廊多组团”的生态布局,遵循“留住乡愁”理念,做足特色文章,彰显乡土气息。

该社区还建设烈士纪念馆、红色广场等特色场地,延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坚持新型农村社区与基层党组织阵地同步建设,倾力打造“红色邻里”党建品牌,让“红色文化”和“红色邻里”在“红色朝荣”交相辉映。社区居民张菊英感慨道:“社区环境好,设施好,白天在附近工作,晚上回到家还能和邻居一起跳广场舞,日子别提多美了!”

 

宜居仅仅是开始,该村还持续做大宜业文章,充分发挥紧靠现代农业园区的地理优势,持续放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裕华大蒜”价值,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光明中央厨房精品蔬菜供应基地、三鑫冷冻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涉农产销模式,不断释放农业品牌效应,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朝荣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我们将传承铁军精神,坚持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坚贞不渝,铭记红色基因,为建设美好朝荣而团结奋进。”朝荣村党总支书记王远玲说,该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共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