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二楼宇”,让村民多得实惠
路面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大型重卡一辆接一辆……3月中旬,在去往吴中区甪直镇淞港村村委会的这条水泥大道上,记者遭遇了“10分钟行500米”的蜗牛驾驶速度。
“我们这儿的路不好开吧?”刚在村书记陆春林的办公室坐定,还没来得及回答,记者就明显感觉到整栋楼的晃动。一旁淡定的陆春林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忙解释道:“这栋楼是我们借用村里一处旧厂房,外面只要有重卡经过,屋子里就会‘小地震’,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别见怪啊!”
“咱们村委会原来的办公楼呢?”记者很好奇。“已经拆掉了,那块地正在做规划,准备建两个汽车4S店,预期年租金有上百万。这些租金收益都归村里,也算是村里盘活资源的一部分吧。”陆春林所说“盘活资源”其实正是甪直镇目前着手落实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项大事——“一村二楼宇”。
何为“一村二楼宇”?主要是指社区服务用房和增加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性收入的经营性物业用房,这是甪直镇提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举措。
甪直镇党委书记吴敬宇向记者介绍,前几年吴中区提出了外资、民资、国资、集体经济“四轮驱动”发展战略,首次把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到全区经济发展支柱的战略高度。而甪直作为江南古镇,如何解决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可利用资源不多、农民增收渠道相对变窄等诸多深层次问题,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村二楼宇’政策的出台,能有效缓解甪直镇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难题。”甪直镇副镇长王宗林告诉记者,根据苏州市政府《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甪直镇“一村二楼宇”工作方案。“目前,我们已经选定13块地作为‘一村二楼宇’项目用地,主要用于三产服务业的餐饮住宿、邻里中心、汽车4S店配套商业等。”
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的甪直,镇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目前存量用地并不多。面对新增发展空间有限、且现状多为低效开发利用土地的实际,甪直镇实施回购利用、复垦整治、征收拆迁“三路并进”,各村对规划建设区内集体土地企业进行拆迁清障,对规划建设区外非农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开发,为集体经济集聚发展腾出规划、用地和生态空间,把腾退出的建设空间、用地指标入股甪直集团,实现抱团发展,形成“镇村联动、租金反哺”的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按照2013年底吴中区集体经济发展暨美丽镇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区内集体经济总资产将超300亿元;年村均稳定收入超900万元,股份合作社年户均分红400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万元”的目标,甪直镇“将最好的资源和地段用来发展集体经济”的惠民作法,让村民尝甜头享实惠。
早在2011年,甪直镇联合全镇各村抱团成立甪直集团,并以此作为镇村项目的开发主体,明确镇级占股51%、村级占股49%,对各村腾退清理的建设用地,集中按照产业和城镇规划统一进行规划、建设和运作,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现在,甪直集团以全镇发展战略为指导,围绕模具装备、现代商贸等五大主导产业,积极参与甫澄北路商圈、甪盛汽车广场等片区节点开发,加快汽车4S店、模具厂房、商业综合体等市场化项目载体建设,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目前,集团共有经营性集体经济项目14个,总投资约17亿元。
下一阶段,甪直镇除了对接苏州市、吴中区两级“一村二楼宇”政策,还将加快规划建设13万平米农产品物流园配套物业用房,5万平米汽车4S店和9万平米商业项目。
“至2013年底,甪直新建成集体经济经营性载体30万平米、新形成集体资产15亿元、新增租金收入5000万元。甪直集团新增物业租金收入在上年村均普惠分红超200万元,村均稳定收入超千万元,农民纯收入超2万元。”王宗林欣喜地告诉记者,在“一村二楼宇”这个富民强村新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力争到2015年,甪直集体经营性资产达100万平米,租金收入超2亿元。 本报记者 葛灵丹 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