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百花齐放春满园

来源: 时间:2014-03-17 点击数:

  日前举行的南京农村工作会议上,江宁谷里、东山、秣陵三街道分获2013年度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分类考核第一名。三只“领头雁”领飞全市街镇发展,对江宁来说不是第一次。近日,该区召集相关街道座谈,大家的共同感受是,街道(小城镇)一头对接中心城市,一头连着千百乡村,是城乡统筹中的关键一环,既要个性发展,又要下好全区“一盘棋”。   

  “东山是副城所在地,理当发展现代服务业,繁荣中心城区。”东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小林介绍,这两年街道搬了数百家低端制造业,拆了近十个城中村,腾出空间来发展商务、物流、总部经济。去年一年的服务业增加值140亿元,全街道三产占比超过了80%。

  在江宁城市布局中,东山定位“品质新城”,汤山建设“温泉度假区”,主导产业都是现代服务业。几年下来,东山彻底脱掉了“县城味儿”,人口增加到80万人,吸纳大批农民洗脚进城。“东山百姓除了外出做生意的,基本上都在本地就业。”余小林自豪地说。汤山则一门心思搞温泉旅游,去年一年内吸引了690万游客,旅游收入79亿元,紧追东山位列全市“榜眼”,在街道的带动下,孟墓、七坊等村居也都发展为旅游专业村。

  谷里、横溪、湖熟摘得南京现代农业主导型金、银、铜牌,展现了江宁在现代农业上的整体实力。其中谷里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不仅有世凹桃源、大塘金两个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还整理出了2.6万亩高标准农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严华践深有感触地说:“虽然分类考核让街道心无旁骛搞农业,但如果没有区里统筹和支持,街道也难做成。”他举例说,一亩蔬菜大棚年均毛收入2万元,可从土地整理、田间道路、喷灌滴灌到温室大棚,投入就在3万元,都是市、区、街道分级承担的,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区里也是“以奖代补”。而江宁街道黄龙蚬旅游示范村,则完全由区国资平台扶持建设。

  对于区位、资源不具优势的街道,还是需要发展制造业的。但当下搞制造业,绝不容许“镇镇点火”。江宁的做法是依托开发区搞“园街联动”,发展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秣陵和禄口、江宁街道凭借此摘得“先进制造业主导型”金、铜牌。秣陵街道副书记王国庆介绍,街道工业园的电子信息、汽车及配套、智能电网产业,延伸了开发区企业的产业链,同样可以做精做专、绿色无污染,去年实现产值114亿元。

  江宁总共10个街道,在2013年度分类考核中有8个“榜上有名”,形成“三雁齐飞”的“雁阵”领跑全市。这其中除了分类考核对街道的内在激励,也离不开全区在生产力布局上的统筹。区委农工办负责人介绍,全区15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分为城镇建设区、美丽乡村区、生态涵养区三个片区,与“主体功能”不合拍的产业和板块都应调整。如谷里街道定位现代农业,旗下的东山桥工业园“整建制”划给了秣陵,汤山街道发展温泉旅游,一家制造业也不引进。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退二进三”发展科技地产,一半开发面积可用于销售和出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周谦介绍说,江宁和南京一样,城乡差距大,各街道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又不尽相同,在此前提下推进城乡统筹,既要通过分类考核张扬“个性”,又要统筹推进,下好全区“一盘棋”。比如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街道保障了粮食安全、菜篮子供应,乡村旅游涵养了生态,区里理应补偿。开发区把社会管理职能扔给了街道,也就应该通过“园街联动”扶持街道。

  本报通讯员 陈春晴  金传春

  本报记者 顾巍钟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