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为南京浦口乡村振兴添智提质
农业物联网、无人机撒药、大数据管农田……数字技术正为农业插上现代化翅膀。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加速推进数字乡村全方位、多领域建设,适应“三农”特点的技术产品、APP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远程调控虾塘含氧量”“远程为地里农作物施肥加水”等数字技术,这些数字技术正改变着农民们的思想,也让浦口的乡村处处发生着变化。
走进位于浦口区的永宁共兴青虾特色产业园区内,方塘如镜,阡陌交错。永宁街道联合村党总支书记陈海峰向记者介绍,青虾养殖是永宁街道的特色产业,去年12月“永宁青虾”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后来,永宁街道组织虾农建成的“永宁共兴青虾产业园”,从种苗培育、养殖和销售等环节,借助物联网等数字传感技术推行青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青虾产业转型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自从有了这物联网,我们养虾更省心、省钱、省力了,再也不用夜间巡塘了,也不怕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了。”作为当地首批尝试用数字传感技术养殖的试点户康光辉告诉记者,相比以往凭借经验判断虾塘水质,如今有了物联网,自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查看各个塘口的水质、水温、溶氧度等指标,“如果遇到突发天气,也可以借助物联网远程控制及时调整,产量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看着自己170亩的虾塘,康光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说,物联网的试点应用,不仅降低了养虾的人工成本和用电成本,更让自己胆子变大了,增加了投放量和投放密度。“再有两个月这批青虾就要上市了,原来我每亩收入在两千多元,今年估计能达到每亩5000元。”对青虾养殖户康光辉来说,数字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更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永宁青虾养殖实现了产业革新,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塑造,让“永宁青虾”真正闯出了市场。永宁街道联合村党总支书记陈海峰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提升产业基础,进一步将数字技术应用在更多区域和场景上,并将永宁青虾这一品牌发扬光大,从浦口推向南京,推向江苏。
除了物联网数字传感技术,位于浦口区的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工作人员也正在“描绘”智慧农业,在田间无人机根据预定轨道喷洒农药、在工厂里自动嫁接机以手工作业生产效率的5倍高速运转等,这些科技创新正在让“智慧农场”变成现实,一幅数字强农、数字治村、数字富民的“乡村振兴”画卷也正在南京浦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