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农民与资本合作实现双赢
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划一,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凤梨、蝴蝶兰株株透着新绿。郑陆镇牟家村,农业旅游观光园内,是计小良的常州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资本下乡"给农村带来了什么?"资本下乡"如何才能更多地惠及农民?武进正在积极探索。
1、牟家村的"土地入股"
2000年,怀着对花卉事业的美好憧憬,计小良来到郑陆镇牟家村建起了1万平米的智能温室,并创办了常州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开展优质花卉品种的选种、栽培及技术推广。当年10月,计小良便与村里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由村里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入股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以合作社为平台聚集土地,通过合作社进行统一土地经营,搞农业旅游观光园,承包给像计小良这样的若干农业大户。"观光园对外经营,统一收取门票。所得收入除了日常维护外,剩下进行年底分红。"牟家村党委书记袁洪度说,这种土地"股份+合作"流转模式的运作、管理、经营和分配机制主要有四大特点:其一,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共同组建合作社。村里按照"群众自愿、土地入股、集约经营、收益分红、利益保障"的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其二,合作社按照民主原则对土地统一管理,不再由农民分散经营。其三,合作社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进一步降低了经营风险。其四,合作社实行按土地保底和按效益分红的方式,年度分配时,首先支付社员土地保底收益,留足公积公益金、风险金,然后再按股进行二次分红。
"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土地,可有效避免企业与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承包纠纷问题。"计小良表示,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他还专门成立常州兰友花木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成品花卉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最大限度减少农户风险、保障农户收益。"企业下乡投资农业,给农村带来了很大变化。"区委农工办土地经营管理科科长王文献说,"资本下乡"为村民就业以及收入增加带来了好处。农民成了产业工人,拿着流转费和务工工资的双份收入,周边的种养专业户也因此受益。
2、立华的"保护价收购"
一场来势凶猛的H7N9禽流感疫情,在家禽产业上划下了一道深深的"伤口"。连日来,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立力正忙着与各地活禽市场联系,挤进已经开出口子的活禽交易市场。程立力被称为"硕士鸡倌"。1991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回家办了一个养鸡场。随着资本的积累,他注册成立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并依托公司于2002年成立立华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犹如具有磁力般吸引大量农户入社。"原因很简单,入社后风险小、实惠多。"程立力表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公司提供优质苗鸡、饲料,并全部回收成品鸡,由合作社提供药品、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农户按标准建鸡舍,预付部分成本款并严格按照公司的技术要求饲养管理。"不直接包地,而是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产业化经营种养业,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的方向。" 区农业局副局长谈纪益说道。
立华公司与农户之间是合作关系,双方通过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社通过设立风险基金保障农户利益:每只鸡按不同品种提取0.02-0.03元,同时公司配套等额资金作为合作社风险基金,风险基金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用于补偿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对农户造成的损失。"在禽流感的侵袭下,这种抱团作战模式,体现了明显优势。鸡苗收购价5元/羽,而市场价为2元/羽,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与立华公司签订的保护价协议。"奔牛镇东桥村养殖户梅如春说。 "这种'资本下乡'投资农业还带来了全新的生产经营理念。"谈纪益表示,工商资本将工业理念嫁接到传统农业中,实行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将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实现有机联结,实现了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3、"资本下乡",如何保护农民利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资本力量强势,具有天生的逐利性。追逐资源中的利润是'资本下乡'的动力。"谈纪益认为,"资本下乡"必须解决好农民的获益问题,必须规范工商资本,克制其对土地利益的侵蚀,避免其与农民争夺大面积耕地。区农业系统的相关人士也指出,工商企业到农村租赁土地,有两个趋向值得警惕,一是租期长,有的达到30年至50年;二是面积大,动辄上千亩,有的达到上万亩。这一方面使原来自主经营的农民变为雇佣工人,改变了农村社会结构,可能会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隐患。另一方面,企业长时间、大规模租用土地,不免产生圈地之嫌,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事实正是如此。资本要有利可图,而农业吸引资本的很大一部分诱因是土地。但是在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没有土地,农民就少了依存。因此,资本必须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让农民放心流转。
"作为土地流转的必然现象,鼓励'资本下乡',推进家庭农场,在此过程中,其主体或根本在于农民。"区委农工办主任金刚认为,土地流转的目的,不应仅从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角度出发,而要从农民本身利益实现保障和增长的角度出发。要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分享更大的利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