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整体突破扮靓“美丽乡村”

来源: 时间:2013-07-31 点击数:

    整洁干净的村庄街道,浓荫覆盖的绿化景观,布局整齐的村民住宅,文明向上的村民风貌。盛夏时节,走进海头镇垒堆村,扑面而来的场景让笔者恍如走进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赣榆县2011年启动的"美丽乡村"行动,因地制宜实施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改变的除了村容村貌,更让类似垒堆村这样的若干行政村收获了村民素质的同步提升。
    按照2015年前完成全部村庄整治任务的计划和措施,赣榆县2012年共验收完成高速公路两侧及重要窗口地段环境整治自然村265个,创三星级康居乡村12个、一星级康居乡村223个、环境整洁村30个。全县新修农村公路55公里、新建小农桥102座;疏浚县乡河道62条、清淤村庄河塘213个;新建沼气池3000个、改厕1.4万座;新改扩建农村水厂5座,解决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13年需完成省级整治村庄122个,其中6月底前已经完成60个村庄的环境整治,目前,下半年的62个省级村庄环境整治,各镇已经启动。
    根据2011年9月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赣榆县第一时间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领导为副组长、各镇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行动领导小组,构建起"县镇村三级、镇与部门联动"的组织网络。同时,召开动员大会,编制全县村庄环境整治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作为"书记工程"、"县长工程",多次召集各镇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观摩督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早在2005年,赣榆县就编制完成全县镇村布局规划,并于2008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强调规划引领,该县以"四城同创"为契机,本着"城乡统筹、标本兼治、以城带镇、以镇促村"的原则,坚持"美丽乡村,必先美丽镇区"的理念,放大三星级康居乡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分类指导,实施科学整治,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各具特色的山海风情型、田园风光型、文化内涵型村庄。
    行动中,赣榆县以构建城乡垃圾处理体系为根本,制定出台全县垃圾处理工作规划,青口、宋庄、海头、墩尚等镇加强与晨兴环保有限公司合作,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班庄、厉庄等平原山区镇,利用形成的采石塘口,科学合理布局,以无害化填埋为主。此外,按照"有人扫,有人收,有人运,有处理,有制度,有投入"的思路,村村配备保洁员、垃圾车,镇镇配备封闭式垃圾转运车,合理配置垃圾收集、分拣或转运设施,完善镇村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积极探索"村收集、镇收集压缩、县转运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努力营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
    围绕解决"钱从哪里来"的制约难题,赣榆县明确财政性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积极放大省级引导资金效应,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将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纳入县镇财政预算,对村级卫生整治实行以奖代补。同时,主动发挥社会力量统筹环境卫生管理资金,村庄清扫保洁费采取村集体与农民自筹和设立"卫生保洁基金"方式,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整体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