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财政以“五个强化”力促三农发展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灌南县财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农补贴力度,健全支农投入机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进一步强化对农业政策性扶持保障。全面梳理和整合现有支农补贴政策,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支农资金,加快农业补贴资金拨付和兑现工作,确保各项农业保障和生产性补贴资金及早发放到农民。今年上半年共争取省级财政支农资金1.6亿元,通过“一拆通”发放各类涉农补贴47项,累计2.13亿元, 为今年的夏粮生产实现十连增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进一步强化对农业基础建设支持。今年以来,县财政通过安排财政资金2868万元,用于涟中灌区末级渠系、老六塘河、沂南河整治等工程,强化农业水利建设;拨付资金2646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进一步强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支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补助力度,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上半年,县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643万元支持产业化养殖;调拨农机购置补贴款1483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和发展,带动并实现了一大批农民增收。
四是强化财政新农村建设综合投入力度。上半年县财政调拨资金1728万元用于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工作,安排财政资金16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发放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4751万元,化解经济薄弱村债务1687万元,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进一步强化对农业资金监督管理。通过与相关单位联运合作机制、专题汇报、现场察看、查阅档案和会计核算资料等的全面检查,深入开展财政监督,加大对重点资金、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确保财政政策有效落实和财政资金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