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吃肉更安全更放心
王小姐在新区板桥农贸市场买肉,摊主给王小姐打印了一张类似超市购物发票的小票。摊主告诉王小姐,千万别把这张小票随手扔了,因为凭着小票上的溯源码可以追踪到所买猪肉的"身世":比如猪来源于何地,是哪个屠宰厂屠宰的,猪肉在哪个摊位上出售的。同时,凭小票还可参加抽奖,有机会赢取一份意外惊喜。
这就是太仓市建设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目前,试点工作运行情况良好,将在全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全面推行。太仓肉菜追溯体系目前已初步建成,首先在猪肉的追溯上展开应用,做到猪肉"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明、责任可追究",让市民吃肉更安全更放心。
在新区板桥农贸市场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将猪肉放在溯源电子秤上称重,随后溯源电子秤就会自动打印出溯源小票。小票上除标明了猪肉的单价、重量、总价、销售猪肉的摊位等信息外,还有一串条形码。这个条形码记载了更为详细的信息。在农贸市场大门出入口的猪肉溯源查询机前,将条形码在查询机的感应器上一扫,屏幕上显示出了猪肉原产地、检验检疫合格证号、屠宰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摊主姓名等信息。不只是设置在农贸市场里的猪肉溯源查询机可以查询信息,系统完善以后市民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等终端进行查询。
如果猪肉质量出了问题,消费者可以依据小票进行维权,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调取终端数据中心的信息,立即查出问题肉来自哪里,被运送到哪里,责任人是谁,快速锁定相关经营单位,便于实施召回和问责制度。据了解,目前新区板桥农贸市场等试点市场运行情况良好,在5月上旬对板桥农贸市场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溯源票抽奖的活动,打票率从刚开始的不足5%提高到现在的近60%。
溯源码对于保障猪肉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人们使用起来也十分简便,但追溯体系的建设却并不容易。该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将猪肉的信息和经营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相互关联的数据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市分别采用溯源标签记载生猪从进入屠宰场到销售整个过程的检验检疫及流通信息,用经营者身份识别卡记录养殖、屠宰、批发、销售等各环节经营者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上传至市级平台,再由溯源电子秤打印出小票交给消费者。我市在屠宰场等处设置了监控系统,有效监管检验检疫、屠宰等相关环节。
据了解,太仓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将覆盖4家生猪屠宰场、1家批发市场、15个标准化农贸市场、7家大卖场(超市),以及100家团体消费单位和加工企业。该体系全部建成以后,将实现从生猪屠宰、肉菜批发到零售终端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预计,该体系今年还将与苏州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实现互联互通。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