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江围绕"五好"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
为贯彻落实苏州市新型城镇化暨美丽镇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乐居吴江"建设步伐,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优化美化农村环境,吴江区结合《苏州市镇村规划编制导则》,围绕"五好"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立太湖新城农创村等10个点为"美丽乡村"示范点,要求10个示范点用半年时间努力打造一个好规划、一幅好景观、一片好田园、一组好服务、一派好村风,体现村庄布局美、田园风光美、生态环境美、公共服务美、文明和谐美,力争到年底形成一批独具吴江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突出一个好规划,体现村庄布局美。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认真做好镇村布局规划的修编工作,重点制定全村域综合性的规划布局方案,统筹安排村庄生产、生活空间,严格落实农业四大产业布局规划,认真抓好示范点规划建设,着力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村庄布局形态。重点体现在"一个好规划"上:有一个规划科学、实施成熟的全村域布局规划方案;有一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口标识;有一组特色鲜明的苏式民居,体现江南水乡风格。
二、突出一片好田园,体现田园风光美。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做到沟、渠、田、路、林的全面配套;加快推进农田集中连片规模流转和农业机械化生产。重点体现在"一片好田园"上:有一方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有一组本地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有一个农耕文化或农业旅游观光的体验项目;有一处可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农家乐。
三、突出一片好景观,体现生态环境美。引导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分体现苏南传统水乡特色和历史人文特征,建设"水清、流畅、岸绿"的生态水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乡生态景观。要求做到村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村庄美化绿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重点体现在"一幅好景观"上:村内水系生态自然,"四旁"绿化景观优美;按照生态园林景观的要求设计打造一处可供村民休闲、交流、活动的场所。
四、突出一组好服务,体现公共服务美。按照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强化"三资"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清楚明晰的集体资产管理台帐;建设一个集行政办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标准较高、服务内容丰富的新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一支社区服务工作队伍及一批社区工作志愿者,加强服务品牌打造。重点体现在"一组好服务"上:有一个功能齐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有一个苏式风格的信息栏;有一支高素质的村级基层干部队伍;有一个叫得响的村级服务品牌。
五、突出一派好村风,体现文明和谐美。加强新形势下乡风文明建设,挖掘农村传统文化题材和民间好人好事,通过搭建民谣农谚、传统手工绝活、民俗节庆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展示平台,发挥地方人文积淀功能,保护和传承具有本地特色的苏式优秀文化传统。巩固和发展乡村产业特色,对古村落、古迹、古建筑等原真性文化遗产要加强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对农村社会的管理创新力度,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意识,深入创建"民主法治村"。加强农村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定期组织农民集体文化活动,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需要组建农民文化活动团体,营造和谐、健康的乡村文化氛围。重点体现在"一派好村风"上:有一组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产品;有一组感人的好人好事;有一处法制文化宣传栏;有一处群众健身活动场所;有一个群众参与的传统文化活动节目;有一个活跃的群众活动团体。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