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多措并举构建粮油质量安全网

来源: 时间:2013-08-15 点击数:

    今年以来,苏州市粮油质量监测所以保障全市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为中心,构建放心消费市场为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狠抓粮油质量监测。一是做好两季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对收获粳稻的卫生指标进行全面的检测,共检测粳稻样品18批次,获得检测数据288个。认真开展小麦收获质量预测工作,为领导提供了第一手技术资料。组织召开夏粮收购统一目光会议,组织培训基层检验员。对收购现场水分测定仪、容重器等进行校准,并发放标准小麦样品。二是加强市级储备粮质量检测。对市级储备粮进行全面检测,共检测粳稻样品47批次,获得质量检测数据470个,卫生检测数据658个。做好各市(区)2013年储备粳稻质量建档工作。三是严控批发市场粮油质量准入。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把好批发市场质量关,共计检测粮油产品2565批次,合格率为100%。配合市局联合执法检查做好抽检工作,共抽取样品39个。开展镉大米抽查和食用植物油专项检查,共抽检大米产品22批次,食用植物油120批次。
    2.不断提高粮油质监业务能力。一是派员参加实验室内审员等实验室管理培训,不断完善质量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内部管理。二是开展全市粮油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探讨了检验误差产生原因,统一了检验标准,提高了检测技能,为粮油质量监管提供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三是召开了粮油质检技术交流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对农药残留新标准、新方法、新要求开展了专题讲解,强化了粮油检测知识,提升了全市粮油质检技术水平,夯实了全市粮油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基础。为提高全市粮油质检人员能力素质,在全市首届粮油职业技能竞赛前,举办粮油检验员强化培训班,强化了参赛选手粮油质量检测技能,规范了粮油质量检测操作。最终我市检验团队获得全省质检专业单项第一、团体第一和全国金奖。
    3.加快推进全市质检体系建设。国家、省、市三级粮油质检机构领导实地考察了张家港、昆山和吴中三家粮油质检所,参观了各家实验场所和检验设备,了解了争创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的准备情况,肯定了加强粮油质量监管、保障粮油质量安全的做法,为实现全市国家级粮油质量监测机构全覆盖而努力。
    4.积极构建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参与2013年粮食安全宣传日系列活动,在粮食批发市场和观前街活动现场,展出了图文并茂的粮油知识展板,提供了各类米面油和杂粮的标准样品54个,演示了优劣粮油制成品感官差别,以及热情耐心地解答了群众对粮油选购、粮油储存等提出的问题,受到全社会的一致好评,切实提高了消费者科学健康用粮的意识,增长科学食用粮油、健康消费粮油的知识,增强辨别优劣粮油的能力。
    5.优化驻苏部队粮油质检服务。一是强化军粮供应质量检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军供大米和小麦粉质量专项检测,检测军供粮油样品14批次,检测结果表明,合格率100%,军粮供应质量良好。二是开展军地联合调研。对驻苏武警支队、消防支队所属八个基层中队的储粮环境、储食设施、储粮管理进行了实地察看,并且与各中队领导和司务长进行了座谈交流。三是举办粮油科普知识讲座。为驻苏武警支队举办了粮油科普知识讲座,详细介绍了成品粮油的保管及营养合理搭配知识,现场展示了各类粮油标准样品和假冒伪劣粮油产品,让部队司务长进一步掌握粮油保管和科学膳食知识,让部队官兵吃的更安全、更放心、更营养、更健康。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粮油质量监管。一是做好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并做好数据分析,为市局提供决策依据。二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定期对地方储备粮、军供粮等政策性粮食质量的进行检测,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管工作服务。三是做好粮油批发市场的抽检工作。继续加强对粮油产品中农药、重金属、真菌毒素、添加剂等卫生指标的监管,保障人民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四是积极配合食安委"天安计划",进一步推进"食用油放心"工程。
    2.完善质检体系建设。一是对照食品检验机构评审准则,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文件,争取顺利通过实验室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监督评审。二是定期组织各市区质检单位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确保全市粮油质检体系能够更加完善,为构建放心消费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加快推进张家港、昆山和吴中粮油质监所申报国家级粮油质监机构,力争实现全市国家级粮油质量监测机构全覆盖。
    3.全面提高业务水平。一是学习先进典范。召开粮油检验员技能大赛总结会议,向获奖个人学习,为今后技能大赛储备后备人才。二是加强自身学习。近年来多项粮油国家标准被重新修订后颁布执行,加强学习,及时掌握新标准,应用新方法作为检测手段。三是组织参加培训。通过各类检测项目的练习,不断提高检验技能,规范实验操作,以便为粮油质量监管提供科学检测数据。四是加强同行交流。加强与兄弟地区粮油检测机构的业务沟通和技术交流,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检测技术的准确理解,构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