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现代农业向高端踏歌前行

来源: 时间:2013-08-21 点击数:

    提起盐都,人们就会想到大纵湖陈长荣大闸蟹。其实,大闸蟹只是盐都发展高效、高端、高质农业的一个代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高效种植面积6.2万亩,覆盖率提高到56%;新增设施农业1.1万亩,设施化率达15.2%。生猪、家禽产值双超10亿元,河蟹养殖已近9万亩,规模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27家。其中,创成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9家。
    盐都现代农业发展何以如此突飞猛进?盐都区委书记李纯涛一语破题。他说,盐都是大市区的重要板块,“三农”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始终走在全市前列。我们要用工业化思维、开发区理念,谱写好盐城农业现代化的盐都篇。

    抓品牌建设,打造高效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品牌农业是打造现代化农业的“金名片”。品牌农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用工商业理念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些认识,盐都人从发展现代农业之初,就坚持以品牌农业为突破口,发挥区域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近年来,盐都重点发展蔬菜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等优势高效农产品产业,努力构建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高效农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盐都的品牌农产品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生活之中,“陈长荣大闸蟹”、“龙冈茌梨”、“秦南水牛肉”、“尚庄番茄”……这些品牌以其优质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城乡消费者的口碑。
    据了解,截至目前,盐都区已创成农业“三品”159个。其中,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41个,无公害农产品116个。此外,“陈长荣牌大闸蟹”还被认定为省级名牌产品;56.3万亩的优质稻麦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认定,跻身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鼎绿蔬菜基地通过了国家无公害艺场整体认定。

    抓科技集散,打造高端现代农业示范区

    高端农业是指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凭借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高科技含量,可以获得高效益回报,位于农业价值链顶层的优质、生态、绿色、安全农业。
    用文字阐述这一新概念,也许你会觉得过于抽象和陌生。如果你到盐都七星现代农场去走一走、看一看,就能一睹高端农业的魅力与风采。
    控制灌溉、苗情监测、病虫预警……原来人工所干的这些繁琐的农活儿,如今都用上了物联网技术,管理者只需轻点电脑鼠标就能解决。在盐城市盐都七星现代化农场,当工作人员在农场信息化平台上进行功能演示时,现场参观者啧啧称赞。
    据了解,七星农场着力通过落实改零散种植为规模种植、传统作业为智能作业、家庭经营为股份经营、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的“四改”措施,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致力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截至目前,七星现代化农场一期5000亩已建成投产,二期8000亩建设已经启动。
    建设七星现代化农场,只是盐都围绕高端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助推农业现代化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盐都,以七星农场、台创园和农产品加工区为主要阵地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坚持“永续农业、长足发展”的理念和“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宗旨,积极深化与中国新希望集团和台湾永续发展教育基金会的合作,集聚特色项目,推进链式开发,发展高端精致农业。在既定规划引领下,七星农场每年将以3000至5000亩的速度拓展面积,力争突破万亩种粮规模,从而打造“农业农场化、农民职业化、农民集聚化”的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台创园坚持创新导向,致力建设突破种植基地、突出农业高端的创新型农业科技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区集聚一批内地和台湾地区的品牌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化高端样板,不断展现富有农民、富裕农村、富丽盐都的美好愿景。
    抓生态旅游,打造高质现代农业示范区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求高效益,更要追求高质量,始终坚持走生态、安全、和谐发展之路。为此,盐都区积极推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不断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区委常委扩大会明确提出,要把18万农户逐步集中到81个农民集中居住点上,培养5万职业化农民种植80万亩农田,使生态旅游成为盐都农村新的支柱产业,是盐城农业现代化梦想的盐都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盐都区上下同心,按照 “合力创‘三区’、提速建‘两地’”的要求,始终抓牢农业、农村工作的转型升级,坚持以招商选资和项目推进为突破口,重点首抓双新大道统筹城乡示范片建设,再抓盐金线、青年路沿线的跟进突破,由点及面地纵深推进,确保全区2016年提前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远不只是养蟹、种菜,搞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大有可为。”盐都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说,“历史人文景点看一次就够了,而生态旅游一年四季景不同,还具有互动性、科普性等特点。”
    光养大闸蟹,大纵湖还赚不了这么多钱。热播剧《我的绝密生涯》取景于大纵湖景区,盐都人抓住这个最新的机遇,趁热打铁,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推出盐都生态特色两日游,通过举办龙舞节、桃花节、樱花节、啤酒节、螃蟹节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不仅赢得了周边城市旅行社的热切响应,各景区接待游客人数不断攀升,而且进一步提升了盐都生态旅游知名度,形成了盐都生态人文、湿地度假旅游的特色品牌。
    近年来,盐都区以农业为依托,叫响生态特色旅游品牌,以大纵湖景区为龙头,以三湾、三官这两个里下河水乡风情特色生态村,仰徐、杨侍、泾口这三个“苏北最美乡村”,胡乔木、郝柏村、胡公石、宋曹这四个名人故居,重庆啤酒、七星农场、台创园、番茄主题公园、尚湖景区这五个产业观光点为重要景点,紧紧围绕“见水透绿的生态、以水为魂的景区、临水而居的古宅”主题定位,重抓东晋古城这“一个重点”和环湖大道及绿化、污水处理厂、景区疗养院、高档住宅区、度假宾馆这“五大项目”,精心培育生态盐都两日游的精品线路,致力把旅游业打造成盐都新的支柱产业。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