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雪堰村级经济:特色鲜明 发展迅猛

来源: 时间:2013-08-22 点击数: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和动力。近年来,雪堰镇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模式,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盘活土地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村级组织及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等,为村级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从薄弱村到经济新兴村的转变----绣衣村
  绣衣村,大唐时期因种植桑树、盛产丝绸而得名。宋朝时因妇女勤俭持家、贤朴美丽,又添"凤凰地"的美誉。走进雪堰镇绣衣村,展翅的火凤凰雕塑尤其醒目。"当家"凤凰地的村总支书王建明20多年来始终服务于民,新近一次基层换届改选时,他又继续连任。在他的带领下,一个负债120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翻身变成年产值6亿元的康居示范村。"全村只有2家年产值不满百万元的小企业,如何还清1200万元的债务?"这是当时绣衣村的"当家"王建明一直思考的问题。1998年,村里制定了详细的债务化解方案,一方面集中精力搞建设,另一方面开源节流,通过企业破产、拍卖村办企业资产,逐步改善村级财政。2004年,绣衣村紧紧抓住工业集中区落户村里的机遇,在2005年、2006年先后招进意大利、上海、东北、浙江等地客商20多户。目前全村有大大小小的企业60多家,其中1家外资企业,有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95%的经营者都是外来户。2012年,全村完成产销双超5亿元,今年将争取产销双超6.5亿元。绣衣村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债务慢慢还清,并积累了"底气",迈出新农村建设的大步伐:新建两座农民公园,新增绿化面积,全村道路硬化,疏浚河道……坐落在村里的企业也反哺绣衣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共捐款400余万元。除了企业家,一些大棚种植的外来户在听了熟人介绍后,也纷纷"转战"绣衣村,魏黑多就是其中一位。老家在溧水的魏黑多,10多年来辗转在南京、无锡等地进行大棚种植,2010年到绣衣村租了5.4亩良田,种了18个品种的果蔬,用他的话说:"这里不但环境好,人更好!"
  2、打造回民文化之旅----城西回民村
  在城西回民村党总支书记殷旭东的脑海里,一直闪现着这样一幅美好的景象:各地的自驾车辆和游客汇集到城西回民村,赏花、采摘,到富有特色的农家乐品尝农家菜、看回民的特色表演。如今,在城西回民村,殷旭东的梦想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短短3年,该村通过科技兴村、生态惠民一举摘掉困难村的"帽子",实现了脱贫、致富、达小康的"三级跳",不仅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成为苏南地区少数民族村的致富典型。近年来,依托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的大力开发,城西回民村利用其独特文化元素,大打特色旅游经济牌,先后建起了6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与此同时,城西回民村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相继投入数百万元,提升村容环境,新建了文化健身广场、污水处理系统等,同时对建筑物进行改造出新,突出回民特色,尤其将回民聚集地陡门塘改造一新,使之颇具民族特色。该村先后被评为武进最美乡村、常州最美乡村"春之韵"特色乡村,入选第三批"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农家乐生意的日渐火爆以及村里游客的增多也带动了梨、桃、桔、杨梅、葡萄、茶叶等经济作物的销售。"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超过5000人次,去年旅游产业总产值达3000万元,今年预计能突破5000万元。"殷旭东说。虽然发展村级旅游大大促进了城西回民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殷旭东觉得始终缺少点东西。"作为一个回族特色的旅游村落,仅有一些具有回族特色的建筑物是不够的,让游客品尝到回族美食,看到回民的传统表演,才能让回族特色旅游更好地发展下去!"为了让游客体会到更多回族特色,回民村还将规划回民公园,同时在公园内表演"调马灯"等传统表演。"等回民村的回族旅游更成熟些,村里还考虑与旅行社合作,与环球动漫嬉戏谷等景点串连起来,打造一条具有回族特色的文化之旅。"殷旭东眼前仿佛已浮现出一幅城西回民村旅游业蒸蒸日上的画面。
  3、工业农业两手抓----夏庄村
   钻入葡萄园,摘下一颗葡萄,剥去皮,放入口中,一股清新水润之感沁人心肺。"这里的葡萄真是不错,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生态葡萄。"每一个到雪堰镇夏庄村葡萄园采摘的游客都会赞赏一番。听着采摘客的赞赏,看着夏庄村果农们承包的葡萄园经过精心养护,个个都呈现出丰收景象,夏庄村党总支书记陆自强不由开心地笑了。夏庄村现有种植面积3700亩,其中葡萄、水蜜桃等水果种植面积2700亩。2010年,夏庄村葡萄示范园被江苏省列为环湖葡萄有机建设基地。借此契机,夏庄村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了2300亩连片葡萄园区,并在园区规划建设了一个60亩精品葡萄区,种植夏黑、巨峰、甬优等四五个品种的葡萄,供游客参观和采摘。近几年每年七八月份,村民仅葡萄销售就达2000万元。除了农业,夏庄村的工业发展也势头强劲,目前村里有大大小小的企业80多家,去年全村工业产值达11亿元,今年全村的工业产值预计将达12.5亿元。取得这样的成绩,其中饱含陆自强的努力。"我们一直把书记当成自己的家长,有什么话都愿和他说。"常州华瑞焊割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文荣表示。自2004年村里成立工业园区后,陆自强每季度都要深入企业调研一次,了解企业的运转情况、存在的困难。得知哪家企业资金有困难,陆自强就会与银行协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后,夏庄村一方面将继续加大葡萄园区的建设,加大运营管护力度,到2015年,该村的葡萄等水果种植面积将超过3000亩;另一方面,该村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对工业园区企业的服务体系,优化服务环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