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力创“国内第一流”粮食产业园
粮食产业作为靖江沿江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粮食产业园将着力打造"南方最特色、国内第一流"粮食产业集聚地,以拉长粮食产业链为重点,叫响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品牌,力争在2015年达到"四个一"目标,即:粮油仓储能力10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贸易额100亿元、粮油加工销售额100亿元。
构建长三角重要粮食物流基地
2012年,小麦产量不到全省1%的靖江市,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全省10%的销量。靖江市已经发展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小麦集散地,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集散地,全国最大的优质中高筋红小麦集散地。
粮食物流中心将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各种资源有效掌握粮源,逐步把安徽、河南、东北等地的玉米导入到江苏来,利用2~3年时间尽快打造一个辐射周边的玉米集散中心,以此抵御市场风险。今年5万吨级散货长江码头已经投入使用,为粮食物流中心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心将加快放大靖江市水运优势,沿淮河、京杭大运河等水路交通大动脉向西北延伸,寻找综合实力强的粮食经纪人,计划年内开辟出一个覆盖山东、河南、安徽及江苏等省份的区域性粮食采购网,并逐步尝试独立经营进口小麦。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力争今年实现粮食购销总量150万吨,码头吞吐量300万吨,综合经济效益2500万元。
叫响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品牌
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目前拥有省内外会员100多家,"南方小麦看靖江"的局面已经初步打开。
南方小麦市场将强化品牌和信息优势,加快打造"虚实结合"的粮食市场,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电子交易"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小麦中远期合约交易,努力掌握靖江在全国小麦市场的话语权。同时,加快吸引泰州范围及周边市、县储备小麦进入市场拍卖,与江苏省粮食批发市场深度合作,抢占市场份额。基于现货竞价的基础上,公司将继续完善交易模式,上线现货挂牌、现货订单交易等多种模式,扩大粮食交易品种,提升粮食交易量和市场影响力。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将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打造成为粮食年交易量超过500万吨、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国内超一流粮食交易市场。
加强和深化院企合作
人才是制约市场发展的重大因素。粮食产业园兼有码头、仓储、交易、加工等功能于一体,这需要大批富有专业经验和能力的人才。粮食产业园将更加密切联系南京财经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人才输送、定期举办小麦论坛、行情分析会等,培育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智囊团",不断为现代粮食流通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科技、人才血液。
目前,进入粮食产业园的项目已有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天津龙威棕榈油加工项目、重粮集团(巴西基地)大豆加工项目等。一个集码头、仓储、加工、交易于一体的粮食特色产业园已初绽魅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