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资源闲置 育秧工厂里种瓜种菜忙
近两年来,太仓市的城厢镇东林村和万丰村、沙溪镇塘桥村、浮桥镇三市村、璜泾镇雅鹿村和新海村等先后建成了先进高效的育秧工厂,而如何在不育秧的时候充分发挥这些育秧棚的作用,增加村集体的收入,也成了这些村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日前,我们在万丰村的育秧工厂里看到了一片"农忙"景象,工人和农技人员有的在进行日常生产管理,有的在探索生产新技术,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万丰村正在充分利用育秧棚上大做文章。
万丰村的育秧工厂共有24个棚,6个为一组,组成一个联体大棚。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最多的是1号大棚,这个大棚的育秧架下种的是青椒,架子上还爬着苦瓜藤,藤上已结了不少苦瓜。几名工作人员正围绕最西面的几个育秧架商量着什么,和其他的架子不同,这几个架上铺着无纺布,布上铺着一些类似土的东西,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在试验无土栽种小白菜,这些像土一样的是基质,现在种子已经播在基质中,大家在商量用什么办法翻一下基质,让种子更快发芽。棚内还有一些工人在锯毛竹,锯好后就把竹竿支到育秧架下,架子的两根柱子间都支上一根,是为了减轻种菜后育秧架的承重。
2号棚中也有一些工人在忙碌,他们主要在翻地,这里的地上还有一些菜叶,看得出刚收完一批小白菜。万丰村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才收完一茬小白菜,下一季将种上从南通一家农科所引进的葱化蚕豆,这种豆口感好、成熟期早,村里希望把蚕豆打造成合作农场的品牌产品。3号棚里种的是哈密瓜,哈密瓜藤已爬得有一人多高,开着不少黄花,3名工人正在棚架上忙碌,他们在给大棚加装防虫网。在棚内还看到一些奇怪的黄色塑料板,这些塑料板系在瓜藤上,每棵藤上都有,据介绍,这些是捕虫板,依靠鲜艳的颜色吸引棚内的虫,并将它们粘住。4号棚里没有工人,里面种的是西瓜,长势喜人,很多瓜已经熟了。
万丰村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个育秧工厂是今年建成的,为了不让资源闲置,育完秧后,村里就开始探索瓜菜种植,1号棚已经收过小白菜了,4号棚的西瓜也已上市了几批,总的来说,种植比较成功,就是售价没有原来设想的高。她说,育秧工厂周围的生态环境较好,防虫主要采用防虫网、捕虫板等物理防治举措,即使要用农药,用的也是生态农药,施的肥也是有机肥,生产的农产品品质不错,但因为村里的农产品没有形成品牌,缺乏知名度,只能和一般的农产品卖一样的价,"开始我们也想卖得高一些,但效果不好,小白菜快老了,还是卖不掉,只得降低价格!"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我们,等哈密瓜和葱化蚕豆上市时,村里打算好好包装一下,一定要打品牌,争取卖的价格高一些,"万事开头难,大家想了很多办法,也得到了一些农科院所的帮助,育秧工厂种瓜菜这个头开得还算不错!"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