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开创“三农”工作新篇章

来源: 时间:2021-08-16 点击数: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乡村振兴主线,聚力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三农”工作持续稳定向好。

聚焦产业兴旺 农业质效持续提升

在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村,退役军人蔡海林创办的老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2018年3月,蔡海林和其他两个合伙人筹资800万元一口气承包下芦沟村的2400亩土地从事虾稻种养。在创业的第一年,蔡海林的老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创下水稻平均亩产1200斤的好收成,生产的“老营稻米”当年就被评为“江苏好大米金奖”。如今,每到农忙时节,公司用工百人以上,带动了大量当地农民就业增收。芦沟村所在的黄花塘镇也荣登江苏“味稻小镇”推介名单。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突破口。盱眙县构建“2+2”农业主导产业结构,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虾稻共生全县总面积达66.5万亩,获评省级“味稻小镇”3个,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县7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聚焦美丽宜居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盱眙县桂五镇农房改善项目,一幅古朴清新的田园画迎面舒展开来,一期建设的63户崭新的楼房和周围乡村景致融为一体。公园、健身小广场、卫生室等成了“标配”;路边装的是太阳能灯,设有垃圾分类亭……“以前全家挤几间破瓦房,冬天冷夏天热,遇到大雨屋顶还漏,现在好了,终于搬新家了。”69岁的李修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家只花了不到两万元,就通过拆旧换新住进了宽敞新房。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更是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础。盱眙县在项目规划之初就明确要求保留乡村建筑风貌,同时注重住房功能的实用性。目前,该县已累计改善农民住房8000余户,建成桃源小镇、桃李天泉、姬庄小区等农房项目20余个,重点打造1个示范镇、1条示范带、10个示范点。

此外,盱眙县还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入选江苏传统村落3个,获评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10个。全县林木覆盖率达26.8%,获批省级绿美村庄56个、国家森林乡村3个。

聚焦基层治理 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现在农村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学知识、学技术、干事创业成为时尚。”淮河镇明祖陵村党支部书记孙亮自豪地说。基层治理,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在明祖陵村,新人新事、村规民约被搬上大舞台,明祖陵村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开展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坚决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

 

盱眙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以“民心党建”为统领,聚焦“治理有效”目标,通过多种乡村治理体系,乡村风貌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整治,乡风文明得到改善。目前,全县254个村(社区)优化为154个,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500余人。

盱眙县荣获省级文明镇3个、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2个。“山爸山妈”“虾稻共生”项目入选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案例库,5人获评“中国好人”,13人获评“江苏好人”。此外,马坝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黄花塘镇芦沟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下一步,盱眙县将持续围绕乡村振兴主线,通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辐射带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努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