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管好集体"三资" 服务"三农"建设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全体所有、少数使用、个别占有的现象时有所见,管理不公开、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常有所闻,少数村干部随意列支、挪用资金,侵占、变卖资产,低价承包、无偿占用资源,由此引发的来信来访频繁、集访越访不断。
为确保农村"三资"得到有效管理,最大限度服务民生改善,泰兴市围绕健全体制,完善制度,推进改革,积极探索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早在2011年,泰兴市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所有"三资"数据、合同、实物图片等,全部收录进入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截至今年上半年,泰兴市核查净增村组资产2990万元,增加代管资金1000多万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8.6%,合同履约率达95.6%,较好地发挥了即时发布、实时监控、共享共用功能。
在此基础上,泰兴市不断强化"三个中心"建设,全面实现村级"三资"的提级管理。
围绕管住资金使用权,强化"双代管"中心建设,实行"村财乡管"。适时推广"民主理财组长联系制度"、村组财务集中收付统一核算的监管新模式,以"收进一个口袋、支凭一支笔头、中心一套账本、审计两年一轮"为抓手,对全市"双代管"中心实行分档分类管理。
围绕管住资源处置权,强化乡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实行"村标乡监"。出台《乡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规则》,从应进尽进、额度限定等2个方面明确进场项目和交易中心的权限;从管办分离、监管分开、规范程序、守职尽责、优化服务等5个方面细化业主单位、交易中心、主管部门以及乡镇纪委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从强化监督、责任追究等2个方面规定监督的方式和实行追究的情形。同时印发《乡镇公共资源交易操作规范和实践案例》,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有序规范运作。近三年,泰兴市乡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实施交易项目1278个,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交易总金额近6亿元,节约资金或资产增值8000多万元,有关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的信访明显下降。
围绕管住审批服务权,强化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行"村事乡助"。以开展"勤廉双创"、"三解三促"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抓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便民服务室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基层政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对镇村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审核,固化工作流程,延伸镇村网络,有效防止基层"三资"审批服务上的权力变异。
针对发展实际,泰兴市各乡镇也在不断摸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模式,济川街道的"民主理财组长联系制度",姚王镇的村组财务集中收付统一核算的监管模式,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珊瑚镇、分界镇、滨江镇、济川街道被命名为泰兴市2012年度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乡镇(街道)。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泰兴市农村集体"三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监督到位、手段先进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