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镇70家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来源: 时间:2013-09-27 点击数:

    近几年来,东海县桃林镇陆续成立了70家种养合作社、土地流转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的成立,为该镇农民致富夯实了基础,找到了驾驭市场,创业增收的捷经。如陈州村的油桃、关汪的西瓜、苗庄的肉牛合作社,在政府的引导下,农业合作社不断壮大,社员达3万多人。北芹村蔬菜合作社成立于2000年,是该镇第一家大型农民合作社。
  目前,蔬菜产业发展很快,辐射周边的顶湖、桃北等村农民纷纷入会,发展蔬菜达10000多亩,成为江苏省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合作社于去年获评全国农民示范合作社。全村农民种菜人均年收入达到13000元。在今秋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该村农民又自愿流转出500亩土地种植蔬菜大棚。
  合作社的最大优势,是提升了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白岭村肉鸡合作社成立之前,农户最耽心的是鸡瘟袭来"连窝捧",一只不剩。自打有了肉鸡合作社,养鸡有专人到公司调鸡苗,配饲料、搞防疫等,均由合作社"一揽打"。如今,该村探索出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养殖模式被周边不少村效仿。
  农民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入社。到2013年上半年,全镇有4.6万人加入油桃、西瓜、晚秋黄梨、二元母猪等70多家合作社。有了合作社遮风挡雨,该镇的一村一品活力四射。全镇21个村,靠山周边的4个村大力发展晚秋黄梨、金银花生产;苗庄、南芹等村仔母猪发展较快,去年,仔母猪成交量15万头;顶湖、关汪两村大种西瓜,发展设施栽培面积近2000亩,叫响西瓜品牌;桃北、桃东村农民认准了有机食品生产,和连云港不倒翁集团、每日公司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发展有机食品3000多亩,有机食品成了订单农业;还有七埝和官庄村的万亩薄壳核桃,徐西的黄牛,桃西德蛋鸡,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有力地提高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使产业链越拉越长。像南芹村从2007年开始大范围贩运和养殖仔母猪,在成立合作社的同时又建起了仔母猪交易市场,由于仔母猪的贩运量和养殖量不断增加,带动了运输业的兴起,本村及周边村有1800多户农民买三轮车,从事仔母猪的贩运,带动了养猪业的兴起,良性循环,使产业方兴未艾,成为东海县最大的仔母猪交易市场。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一村一品彰显特色,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年迈出三大步,每年都以1000元递增,去年达到8473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