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一责"建设提升村居服务能力

来源: 时间:2013-10-08 点击数:

    走进秣陵街道秦淮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墙壁上挂着崭新的"美丽江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中心二楼,图书阅览室、志愿者服务室、托老室等一应俱全,社区居民、孩子正在进行健身益智活动。去年,该社区共实现可支配收入900万元。
    秦淮社区是我区村级 "四有一责"建设的缩影。近年来,江宁区坚持把村级"四有一责"建设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村居服务能力和促农增收能力,有力推动了农村的科学发展。去年6月和今年7月,江宁区分别被授予省首批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示范区和"四有一责"先进区称号。
    村级"四有一责"建设,是指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其中,"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是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今年初,我区出台《关于开展村居分类考核的实施办法》,引导农村型村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鼓励城镇型村居积极发展新型物业经济,搭建过渡型社区集体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新平台,因地制宜地引导村(社区)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分类推进社区科学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村级经营性收入4.01亿元,村均经营性收入204万元。
    据介绍,像秦淮社区这样的示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江宁区今年将在每个街道建设1个,预计5年内普及到每一个城乡社区。与原先的社区办公用房相比,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只设置面积分别不超过30平方米的书记、主任、财务"三办",其他空间全部用来为居民办理事项和提供服务,其户外活动点和图书阅览室、志愿者服务室、托老室等"一点"、"八室"的设置,为居民提供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同时,统筹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进村入户,农村 "新三通"实现全覆盖,90%以上的村(社区)开通网站,100%的村(社区)通过"网上村委会"实现信息公开和互动服务,依托数字电视网络建设的美丽江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更是把社区"公开栏"办到了群众家中。
    此外,江宁区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标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并构筑全方位监管机制,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定期报告工作、询问质询、民主评议等约束机制,规范"双强"带头人的履职行为,强化党组织的领导责任。2012年,党员群众对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总体满意率达96.3%。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江宁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