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台创园借助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农业
坐在电脑前就可以了解大棚里的环境参数,轻点鼠标就能远程控制大棚内的遮阳、通风系统,手机扫码便能了解农产品的施肥、灌溉次数……台湾农民创业园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推广科学种植方式,打造现代智慧农业园区。
笔者近日在台创园植物工厂看到,整齐排列的白色管道上长满了新鲜翠绿的蔬菜,部分栏架上还悬挂着一颗颗红薯。在1.5万平方米的无土栽培区域里,植物的生长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生长周期比普通植物快1倍。台创园还结合立体栽培技术,使用三层的栽培架,种植面积也比传统的露天耕地增加了3倍,加之其种植密度大,植物工厂的产量可以达到常规栽培的几十甚至上百倍。据悉,在这个高产出的农业生产区域,进行日常管理的员工却不到10人,园区工作人员钱东海为笔者揭开了高效运作的秘密--物联网技术。
"台创园与省移动公司合作,在园区内建设集综合信息集成门户、环境监测与设备控制子系统、农产品溯源系统、农产品网上商城等平台于一体的农业园区物联网系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APP进行远程操控。"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只需进入物联网系统,园区内的实时图像就可立刻出现在大屏上,园内的光照、空气湿度等信息也都一目了然。收到信息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运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节约人力,还可以精确地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元素,提高产量和质量。"台创园工作人员说,以前都是手动调整各个馆内的温湿度,几个场馆跑一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调节幅度仅依靠个人经验,无法定量,"台湾风情馆大多是热带水果,它们的生产环境比较特殊,以火龙果为例,一旦温度和湿度不符就会发生果树霉变。现在通过传感和监控,可以营造适宜其生长的小环境,我们只需要动动鼠标甚至触摸手机就可以调控各项生长参数。"
据了解,目前台创园已在植物工厂、农艺馆、精品花卉馆、宝岛风情馆等4个占地约3.7万平方米的温室内设置了63个设置控制点位、28个视频监控点位,以及40个环境监测传感节点,可以精确采集馆内的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含量等8大类参数。对于收集到的参数,通过软件处理,可以制作出某一类植物生长参数变化图表,便于深入研究,高效种植。
此外,台创园正在建设完善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届时,园区内的"苏田"、"新源宝"等品牌农产品将陆续贴上二维码标识,消费者只要通过手机软件扫描,就可以了解到此批次产品的种植和采摘时间,还能细致了解其使用肥料的品种和浇灌次数,真正实现农产品溯源,保障食品安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