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开发区5000多失地农民并轨城保
“让动迁农民退有所养”。近日,高新区浒墅关开发区针对第三年龄段被征地农民的财政补贴登记工作正在进行,又有超过400名农民实现养老保险并轨。“这些纳入城保的农民将与城市职工一样,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将享受城镇职工退休养老待遇。”浒墅关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高新区于2008年出台了“苏州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在“并轨”办法中,明确了通过给予财政社保补贴的形式,鼓励三年龄段被征地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对第三年龄段选择“并轨”的人员,按“办法”规定,第三年龄段人员加上本人已经参加城保的缴费年限,以一次性补缴满15年方式纳入城保。其中,个人缴费比例由个人承担,单位缴费比例部分由财政补贴。
今年,随着浒墅关开发区上塘片南庄、阳西等部分区域迎来动迁,该区域不少农民被纳入城保。该开发区农民老曹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49岁的他是浒墅关开发区真山村人,近日,他个人拿出2596元加入了城保。“政府财政给我补贴了57000多元,是我自己出的钱的22倍呢; 再有11年,我也可以享受城保退休待遇了!”老曹兴奋地说。
据悉,农民参加并轨之后,退休生活将更有保障。“以今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居民为例,并轨后,每月最低可以拿到750元的退休金,而且这笔退休金还将按照每年10%的比例增长。”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开发区自2008年实现并轨并当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如今每月退休金高达1200元左右。如果不参加并轨,每月仅能获得680元的征地保养金。
据了解,自2008年城保并轨政策实施以来,该开发区已有5000多名失地农民相继实现并轨,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