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农业综合开发推行公开招标呈现"四大亮点"

来源: 时间:2013-10-23 点击数:

    2010年以来,灌云县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招标投标,择优选定信誉好、技术强、有资质、有实力的施工企业作为项目建设单位,从源头把关,努力打造"优质工程,惠民工程",使项目区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网络体系,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形成了"蓄、提、灌、排"四大格局,在抗御自然灾害、促进"三农"经济健康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一、增强了项目建设透明度。在项目建设的整个招标投标过程中,严格制度,坚持标准,通过采取发布招标信息、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发出投标邀请书、召开投标预备会、举行标前预备会、开标、唱标、公布拦标价、对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进行详细评审、评标及推荐中标候选人、定标、填写中标通知书通知中标单位、公布招标结果等方法和程序,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公开、公平、公正,农业综合开发真正成为了"阳光工程", 杜绝了劣质工程,撤手工程现象的发生。
    二、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效益。公开招标投标,吸引了更多的施工企业以降低管理成本、优质的服务、合理的标价参与项目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效益。
    三、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公开招标投标,择优选定施工企业,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的规范性,同时,在监理人员的严格监督下,促使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精心组织,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标准和质量。三年来,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质量合格率达到100%,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项目建设得到了省验收组的充分肯定和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通过项目建设,配套和完善了田间机耕道路、排(灌)渠系,改善了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不便、排(灌)不畅、内涝冷浸等障碍因素,使农田灌溉率达到100%以上,修建的田间机耕道路晴雨通车,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成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的支柱、农业科技的样板、标准化生产的楷模、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窗口。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