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张浦镇打造6万亩都市田园
昆山张浦,机场路以南,悠久而持续的农业资源正勾画出新的美丽蓝图,总共6万亩的种养面积被总体规划为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最终将形成一个中心、一条廊道和六大片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以前张浦唱的是‘春赏花、夏尝瓜、秋摘果、冬品鲜’的‘四季歌’,现在我们要用园区化、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走现代都市农业之路,人们到张浦来,除了继续乐享四季外,还能体验很多慢生活的乐趣”,张浦镇农服中心主任高敏刚如是说。
两个“4000多元”
彰显三大特点
张浦是昆山的经济重镇,但从一开始,丰厚的农业资源就被很好地规划保留住了。该镇以机场路为界,总体规划为“南园北城”,北部发展城镇中心区及工业,南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园区基地,通过品牌引领,多元叠加,形成张浦式的现代农业。
走进张浦,梨园、桃园、提子园、蓝莓园、早春红玉种植基地、台鲷养殖基地、白米优质粮油基地、千亩蔬菜基地……一个个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应接不暇。高敏刚介绍说,张浦镇共有种养业面积6万亩,其中,粮油生产2万亩,水产养殖2万亩,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万亩。近年来,该镇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经济作物种植获得了较高效益,水产品生产也稳定增长。
据测算,2012年张浦镇粮油生产和特色种养业总净效益2.6亿多元,能使全镇5.9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413元,占农民年人均收入18%(张浦镇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3元),按照6万亩计,亩均效益达4340元。
高敏刚说,经过多年发展,张浦农业形成了“品种优、效益高、农民参与度高”的特点。通过规划布局,该镇逐步形成了13个特色鲜明、效果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从品种看,目前,该镇已拥有“南港”西瓜、“宝果”提子、“商鞅湖”甲鱼、“正兴”杏鲍菇、“万家喜”蔬菜等绿色食品37个、无公害产品9个、苏州市名牌产品5个。“像我们的早春红玉西瓜,今年端午节的时候,西瓜还没产出来,瓜地就已被认购了”。
而从效益看,早春红玉种植面积2642亩,亩产可达1万斤,每斤2.5元的话,去除物化成本,每亩净效益就能1万元以上;2100亩的美国提子,亩产3000斤,每斤8元,亩均净效益也超过万元。“我们5个主要品种都规划了2000亩,按亩均净效益万元的话,光光这个就有上亿元进入农民口袋”,高敏刚说。也正因为如此,农民参与度高,这些基地全部由当地农民种养,每周的农业技术培训,老百姓都是主动前往。
“116”战略规划吹响现代园区号角
张浦是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先导区之一,也是“强镇扩权”的试点,去年,一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张浦展开,该镇规划建设吴淞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将6万亩种养区全部纳入其中,旨在做强、做亮、做优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新江南城市”建设。
翻开吴淞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116”的规划战略十分清晰,其中,1个中心--张浦现代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50亩,具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以及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机械化推广、农民培训等诸多职能。“像我们的经济作物新品种,就是在服务中心孵化成功一个,推广一个”,高敏刚说。
1条廊道,即江浦南路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廊道。据张浦镇副镇长苏卫新介绍,江浦南路,已有或规划建设的项目从北到南汇聚了金华生态村、蜂尚园(城市公园)、丹桂园、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百果园(赵陵提子园、七桥梨园等)、姜杭水村道教文化、姜杭蓝莓园、感知农场、农业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农村经典建筑大观园、农民民俗风情体验地、教育农苑、养生农苑、商鞅湖高尔夫球场、国际精品果蔬交易物流中心、水产品交易市场、水生态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特色景点。
“通过江浦南路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廊道这条热线的精心挖掘,将昆山吴淞江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以良渚文化为引领,以田园美食和滨湖休闲为特色的都市田园旅游休闲城”,苏卫新说。
记者看到,江浦南路沿线,一些垂钓休闲区、开心农场等的基础建设已经展开。而在姜杭水村,政府租赁农房改造为乡村旅舍的工作也已在进行中,“为的就是要让大家到张浦能停下来,慢慢体验田园生活”,苏卫新说。
6大片区,即优质高产粮油集聚区、特色果蔬种植示范区、国际智能农业培育区、商鞅湖休闲农业养生区、特种水产生态养殖区以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据了解,吴淞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目标是,打造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