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让农忙不再忙
10月下旬,在太仓城厢镇东林合作农场,秋收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但却没有忙碌的备收场景,工作人员干的活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有些在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工地上工作,有些在育秧大棚中忙着,和秋收沾点边的只有米厂烘干车间里的工人,他们正在烘干刚收上来的早稻……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不断提升,全程的机械化生产已经让传统的农忙变得不再那么忙。
农忙时节不再那么忙
负责这个农场日常生产管理的邵雪林介绍,为了提高产出,夏种后,这些育秧棚也没有闲着,种了草莓、蚕豆等,现在还想试着种一些菌菇,他们就为这在作前期准备。提及秋收准备,邵雪林介绍说,现在全都机械化了,秋收准备很简单,一方面是准备柴油,前两年柴油紧张,还要凭市农委发的加油卡优先购置,今年不紧张了,柴油已经买好了,另一个是检修农机,两台联合收割机闲置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检修,现在也已经保养、检修好了,至于6台运粮的拖拉机,因为一直在用,就不需要特别检修了。
农场南部杨林塘畔,新扩建的米厂中比育秧棚里更忙一些,农场刚收割的早稻正在烘干,但烘干车间里也只有两个工人,一个在烧锅炉,一个在看着烘干机,6台烘干机也只开了2台,烘干温度、稻谷含水率交替显示在显示仪上,其他的工人则在稻米加工车间安装从老厂拆迁过来的设备。米厂扩建后,米厂的烘干机达到了6台,全部开动,一天可以烘干70多吨的稻谷,稻谷从田间收上来时,不用装袋直接运到车间,车间的烘干能力可以满足农场生产需要,也不用再人工翻晒稻谷,这个农忙应该不会太忙。
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东林村合作农场是太仓全市第一个组建的村集体合作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而随着太仓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创建工作的强势推进,全市其他地方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率并不比东林合作农场低多少。
衡量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4个,目前太仓市的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已近90%,水稻、小麦收割机械化率达100%,水稻机插秧率达90%,秸秆还田机械化率约70%,全市7个区镇于去年通过了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考核,实现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的全覆盖。
太仓推进农业机械化最强有力的举措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从2005年开始,太仓市就持续强化了这方面的工作,不管是普通农户还是大承包户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各类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等都可以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购置补贴中除了中央和省财政的补贴外,市和区镇都有自己的配套补贴,对太仓重点发展的机具还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