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汪朱村整村推进高效农业迈大步
走高效农业路,打高效农业牌,发高效农业财。今年以来,地处阜宁县陈集镇西南端的汪朱村围绕全面小康新目标,在整村制推进高效农业上不断发力提速。全村现有大棚蔬菜基地2个、面积980亩,从事高效种养的大户43户,参与和服务高效种养的人数超过300人。
深入宣传发动,让村民“动”起来。汪朱村通过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把县、镇关于扶持高效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和促进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送到各家各户。村党总支书记曹党生通过近五年率先实践,目前种植的大棚蔬菜增加到102亩,年纯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他除了深入农户与村民面对面细算效益账,还组织党员干部在村内重点宣传村民朱成龙等“朱氏三兄弟”、曹井银等“曹氏五叔侄”发家致富的成功实践,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学习有榜样。
加快土地流转,让土地“活”起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汪朱村坚持尊重村民意愿。所流转土地每一户都要签字盖章,有一户不签字不流转。村民自己要长大棚的,在服从村整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承包。同时注重维护村民利益。实行浮动的土地流转价格,保证所流转土地租金不低于种粮食的收益。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流转土地的村民进棚务工。所流转的土地由村“反租倒包”统一发包,保证租金及时足额发放。在实践过程中,村两委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村组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实行集体直接经营与大户承包经营相结合,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狠抓主体落实,让口袋“鼓”起来。汪朱村注重总体规划,做到集中连片的田块基本流转,稻麦棉油等大宗农作物基本没有,种养主体基本实现本土化,加快建设大棚蔬菜、生态猪养殖、菜牛养殖、大闸蟹养殖等4个高效种养基地(小区)。耕地面积3481亩,目前,全村高效农业规划面积已达2562亩,占耕地面积73.6%,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1500亩,本土化率达70%以上。同时该村采用“大户+基地+市场”的模式,把曹廷明等党员大户组织起来推动高效农业发展;采用“基地+市场”的模式,把朱乃运等在外创业有成人士邀请回来带动高效农业发展;采用“基地+龙头企业”的模式,将生态猪养殖小区挂靠万盛集团引领高效农业发展;推广汪朱特色的“大棚毛豆+辣椒”的种植模式,把曹龙生等有创业意向的普通百姓发动起来投身高效农业,家家户户齐迈步,共奔小康致富路。此外,该村还加强高效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工作,着力完善服务载体,为高效农业整村推进提供保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