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国家验收

来源: 时间:2013-11-12 点击数:

    近期,泰州市通过了由水利部组织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终期验收,再添一块沉甸甸的“国字号”招牌。
    自2008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泰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积极探索“节水优先、产业优化、减排治污、调控并举、生态环保”的建设模式,累计投入82.8亿元,全面完成了22项控制指标。    试点建设期间,泰州市单位GDP用水量下降到每万元115.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21.4立方米,节水灌溉控制面积占比上升到40.3%,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到75.3%,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8.6%,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
    水是泰州的灵魂,丰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更需要创新管理机制,巧用节水减排这根杠杆。近年来,泰州探索建立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和节水减排补偿机制,对企业节水技改项目按有关规定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对节水型企业、社区、学校、农业示范项目等载体创建给予一定奖励。
    试点以来,泰州累计对年取水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267家工业企业进行了节水技术改造,梅兰化工等43家节水型企业创建达到省级标准。先后实施减排项目395个,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4518台(套)、印染产能900万米、皮革产能6万标张、钢铁产能9万吨。在广大农村,该市高效农业面积已达160.3万亩,累计建成各类高效农业园区140多个。通过推广地膜覆盖保水增温、微滴灌栽培等农业节水技术,共节约用水4.8亿立方米以上。
    通过创建,节水意识已深入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在社区,泰州共更换节水洁具约12万套,建成美好上郡等节水型小区65个。在单位,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陆续建设,高标准创成节水型单位8家。在学校,节水器具被广泛使用,全市泰州学院等5所高校均建成节水型高校,靖江中学等5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创建成节水型学校。
    打造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离不开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以来,该市累计投入18.26亿元,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2座。投资18亿元,对县、乡级河道开展全面疏浚,对老通扬运河、南城河等20余条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建成了凤凰河、溱湖、引江河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保持了2.6米的城市景观水位,让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更加宜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