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海河镇: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铿锵转型

来源: 时间:2013-11-13 点击数:

    金秋时节、蟹肥虾美。

    海河镇革新村境内,329沿线,串通河畔,革新双茬设施特水养殖基地,鲜活快运车、水车、增氧泵车如长龙般排列,池塘内10个工人正在齐心用力、拉网捕虾、一派繁忙,看着活蹦乱跳的鲜活南美白对虾,主人陈少海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满脸笑容地告诉笔者,从去年开始实施双茬设施南美白对虾养殖,今年两茬出售虾子200万斤,获利估计在300万元左右。

    近年来,海河镇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以调优种养结构、调特设施产业、调活经营方式的“三调”为抓手,加快实现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型,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连续 3 年获得市、县“高效农业先进乡镇”称号。

    调优种养结构,传统农业瞄准高效益发力

    由于受传统种植养殖习惯的影响,该镇绝大多数群众一直沿袭稻麦两季的种植模式,靠出售原产品收入,一直难以摆脱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困境。近年来,该镇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为群众科学遴选致富项目,引领大家走上小康路。

    2008年,该镇根据市场西葫芦需求量大这一信息,充分利用本地居民原有种植基础,流转土地11000亩,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900多个,大力发展设施种植,实现单季获纯益5000元/亩,转移劳动力1079人;去年引进双茬设施南美北对虾养殖,新建条海2000亩、革新1500亩养殖基地,亩均纯效益比以前提高3倍,可获纯利达1万元/亩曰依托土专家和农民经纪人成立了鹤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发布有价值的市场信息179条,举办科技、销售培训19场6873人次,推荐、引进各类致富项目53个,帮助当地农户增收3879万元,架起了农民与市场连接的桥梁。

    调特设施农业,优势产业朝着品牌化进军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扬长产业特色,彰显品牌优势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海河镇致力调特设施农业,通过彰显品牌效应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着力加快建设“四园、八基地、十农场”步伐,彰显规模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梨果、有机蔬菜、特种水产等主导产业。

    在已建成六份西葫芦、革新双茬设施对虾养殖、海盛葡萄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海河万亩有机果蔬园、革新AAA级城乡旅游观光园、革新和三河万亩对虾示范园、阜中千亩连体钢架大棚基地项目,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推进典型引路,本着干部领办、大户主办、群众自办,注重典型培育, 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六份居委会居民侍昌万,原在新加坡打工,得知家乡正在大力发展设施种植,2010年返乡后,第一年就发展日光温室12个,每个大棚年收益达4万元,第二年他又新建大棚38个;2010年退居二线的副科级干部邹国祥带头创办射阳县新绿福蔬菜有限公司,一次性新建日光大棚96个,种植有机蔬菜,当年获利250万元,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发展大棚的热情。今年6月,六份居委会流转土地1450亩,新建日光温室310个,到目前为止,该镇高效设施农业已发展到近18000 亩。

    加快品牌创建,放大增收效应。大力发展双茬特水设施养殖,进一步做大叫响“鹤宇”牌南美白对虾。积极打造沙东、健康、永坛禽畜养殖带,发挥禽畜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创立自主品牌。以兴农蔬菜合作社和新绿福蔬菜有限公司为依托,进一步做大、做强西葫芦品牌;在原有“射阳大米”和12个有机产品证书基础上,积极组织海盛葡萄、华北梨果、阜中草莓、沙东莲藕申报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拓展企业和农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调活经营方式,农业双增沿着科技化阔步

    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双增的最关键推手。近几年来,该镇强势突破科技创新,农业双增沿着科技化阔步前行,为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跨越提供力量支撑。

    该镇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围绕设施种养、农业新产品推广,新技术运用筹,扎实抓好示范样板,搞好高产攻关,试验示范推广。投入60万元,从各村挑选2名年青村组干部或有志科学种养的年轻人,根据学历结构、个人特长等,制定中长期的培训教育计划,积极与农业院校对接,采取定点培训、岗位实训、外出考察、参观学习等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年的农业技术轮训,不断充实农技人员队伍,提高专业素质。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技人员管理机制,推行目标责任考核等机制,实行绩效挂钩。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技人员创办、承包农业实体。

    充分发挥现有100多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用。组建农业技术宣讲团、举办技术讲座、组织现场参观,以会代训、发放简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邀请省、市、县农业技术专家教授深入各村巡回授课。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提高他们的种、养、加技术水平。2014年底前培训和招聘农业园艺师12人、新发展农民经纪人300人。

    在现有15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再发展种苗、植保等合作组织各10个、新建500亩以上的育秧基地10个。依托万亩示范园,构建集农产品流通贸易、农业新技术运用,优良品种推广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围绕产业链、拉伸技术链、突破发展瓶颈,使园区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孵化器,努力实现新目标、新跨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