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黄河故道开发的徐州答卷
不久前,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加快江苏境内黄河故道地区开发的政策意见,并在徐州召开现场会,标志着江苏境内黄河故道地区新一轮整体开发正式启动。
在江苏496公里的故道中,徐州境内长258公里,占46%。无论是流域面积,还是涉及人口都在苏北四市中居首。因此,做好徐州黄河故道开发工作,对全省有带动、示范作用。
去年以来,徐州市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全省率先启动黄河故道综合开发,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沿线区域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
进一步写好黄河故道开发的徐州答卷,省委、省政府要求明确,徐州黄河故道沿线154万群众充满期待。
让黄河故道“复活”。重点要让黄河水系贯通,通过故道中泓拓宽、疏浚,使黄河故道与微山湖、骆马湖、徐洪河等周边水系互联互通;加强沿线中小水库治理和河湖湿地建设,全面恢复黄河故道行水功能,提高蓄水保水能力。
让黄河两岸“畅通”。大力推进道路畅通工程,沿黄河故道一侧建设二级以上公路,另一侧以旅游步道为主,同时推进两侧道路与高速公路,同省市道、县镇公路、镇村公路及沿线主要旅游景区的互联互通,全面提高区域通达能力。
让黄河故道“生态”。在中泓两侧各规划50米到100米宽的绿化带,实施农田林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三网合一”绿化工程,大规模种植生态林和经济林,把黄河故道建成横贯全市东西的绿色走廊。
让沿岸土地“肥沃”。充分挖掘沿线土地资源潜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国土整治复垦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让黄河文化“复兴”。挖掘黄河故道沿线丰富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使黄河故道文化成为徐州文化的特色“符号”之一。
让黄河民居“扮靓”。实施黄河故道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工程,结合小城镇建设,打造富有苏北特色的民居带、城镇带。
让沿线百姓“致富”。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沿线农副产品加工业,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挖掘文化旅游产业潜力,推动沿线百姓更多转向非农产业。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徐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