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账让农民认识秸秆还田好处多

来源: 时间:2013-11-15 点击数:

    正值秋收时节,日前,笔者在禄口街道石埝社区种植大户李广猛的稻    田里看到,成熟的稻谷在机械收割时,原来近1米长的水稻秸秆被“喂入”粉碎“口”,立即变成长短均匀不足10厘米的碎粒,直接洒回田里,老李拿着木耙将秸秆均匀分开,便于拖拉机耕田。老李笑着说:“算清秸秆还田的成本、增收和生态三笔账后,发现秸秆还田可比烧掉划算多了。”
    “一算成本账,秸秆还田省工省力投入少。”老李掐着手指头说,秸秆还田作业省去了将秸秆从田里运出的费用,每亩田还能少施10多斤化肥;“二算增收账,土地增效单产高。”老李家今年水稻亩产超过了800斤,比没有秸秆还田的农户高10多公斤。“三算生态账,更加环保。”他说,大家都认识到将秸秆“一烧了事”,虽然方便,但严重污染了空气,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像他一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村民越来越多,今年秋收,村里没有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空气明显比以前好。
    成本、增收和生态三笔账,真正让农户们认识到秸秆还田好处多。据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秸秆还田技术后,水稻秸秆被收割机直接切碎,经过耕田翻入土下,不用捆不用运,土壤也不板结了。“秸秆是天然的有机肥料,还田后可增加土壤的腐质子,不断改善土壤结构,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益。”据介绍,水稻秸秆中的养分含量充足,100公斤秸秆中含有尿素3.5公斤、钙镁磷肥1.2公斤、氯化钾肥3.6公斤。同时,秸秆还田后还能增加土壤孔隙度,减轻作物病害,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据悉,今年我区预计有13万亩水稻实现秸秆还田,占水稻总种植面积1/3以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