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创新路径推动城乡发展“齐步走”
作为全市城乡统筹试点镇街,今年以来,江宁区谷里街道以土地综合整治、新市镇建设、农业1115、农田水利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为抓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形成“1个新市镇+2个一级新社区+2个二级新社区+3个特色村”的新型城乡空间布局,有力提升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化零为整,发展高效农业
谷里街道是传统的涉农街道,但零散的家庭农业无法最大程度发挥现有土地的经济效益。谷里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在宁马高速以东,银杏湖大道以西,正方大道以北,板桥以南的22600亩土地上集中打造谷里农业示范区。
“传统农业种植面积小、效率低、品种杂,通过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示范区,有利于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农业。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们还将农业‘1115’、农田水利、生态环保等一系列规划进行综合完善、叠加整合,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及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选资,进一步增强农业项目竞争力。”谷里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治明向笔者介绍,街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农民自主选择以地换保或“以地入股”,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谷里农业开发公司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运作,失地农民则可通过土地整理、入股分红、就地就业和创业等增加收入。
品质为先,建设宜居新市镇
山东小伙范学臻是谷里农业示范园的一名农业技术员,2008年,他来到园区负责农业技术引进和项目推广工作。如今,他白天在农业园里与土地“打交道”,晚上便骑车回到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内,与家人一起享受城市般的生活。范学臻说:“现在,小区已经开通了管道天然气,步行几分钟就有体育锻炼、休闲娱乐场所,周边医院、学校也都一应俱全。”
按照打造田园风光、生态宜居新市镇和独具魅力特色的旅游小镇定位,谷里街道突出功能品质的提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公共服务,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目前,该街道已完成西接宁马高速的牛首大道西延、东接江宁开发区的秣周路拓宽工程,对拉开新市镇内部框架的大泉路、王荆线等20多公里村级道路进行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极大改善了老百姓出行条件。为提升新市镇居民的生活品质,该街道还加强市民休闲广场和文体服务中心建设,并结合河道清淤整理,因地制宜打造集蓄水、泄洪、垂钓、休闲、健身、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金牛河生态湿地公园。目前,街道正着手在新市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实现辖区所有政务服务部门集中办公,让新市镇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一村一品”,打造特色乡村
桃红柳绿的世凹桃源,漫山薰衣草的大塘金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谷里结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分类实施,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要求,打造精品村、特色村。截至目前,该街道累计对170多个村进行综合整治,完成污水管网建设11公里,实施牛首大道景观绿化10公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今年67岁的徐阿姨曾插队在谷里街道,她说:“四十多年前,谷里的乡村几乎都是茅草房、泥巴地,现在一眼望去都是宽敞的沥青路,白墙黛瓦的小楼房,我都想搬回来住了。”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