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源合作社成民主农户增收“助推器”
秋收时节,江宁区淳化街道民主社区的千里圩区一片繁忙。金灿灿的稻田里,一辆辆收割机来回穿梭,车后是一袋袋饱满的稻谷。“我种的稻子早就有了买家,价格还比市场上高。”笔者见到社区珍源粮油专业合作社社员汪国成时,他正将稻谷搬上农用车,准备运往粮食加工厂。
民主社区的珍源粮油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农资、农技、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优势,为农户提供粮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已成为社区农户增收“助推器”。据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本辉介绍,目前,民主社区年销售大米200吨,其中通过珍源合作社销售的超过120吨,每年累计为农户增收60多万元。
在南京周边,“土桥大米”久负盛名,其主产地就位于民主社区,除了这里地处圩区,水土、气候等条件优越外,水稻品种是一个关键因素。王本辉介绍说,珍源合作社与多家高校、农科院联系,先后引进了南粳、武育粳、镇福等多个系列10多个水稻品种,其中大多为国家一级大米标准,市场价格远高于传统大米。为帮助农户掌握新品种种植技术,珍源合作社专门聘请专家定期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目前,民主社区共种植了5600多亩优质水稻,珍源合作社将各水稻品种统一注册了“大埝”商标,并设计了专门的大米包装,打造民主大米品牌。
经过多年经营,民主大米质量、品质得到消费者充分认可。“现在,每年年初便有多家水稻加工厂找我们预订。”王本辉说,珍源合作社在收到订单后,将其分派给农户种植,运费由收购企业负责,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0%。此外,在水稻收割季节,珍源合作社积极与相关单位联系,在宣传和打响民主大米品牌的同时,拓展农户大米销售渠道。王本辉表示,明年他们还计划购置一套大米加工设备,把农户种植的水稻直接加工成大米上市,减少流通环节,让农户得到更多实惠。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