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六大举措助推居民收入倍增

来源: 时间:2013-12-05 点击数:

    近年来,相城区渭塘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要求,以富民优先为导向,以就业创业为抓手,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村级经济发展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资金投入,克服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着力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落实。力争到2015年末,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0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5%和15.7%。
    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中汽零检测研发大楼建成启用,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落户挂牌,已引进企业9家,注册资金8.2亿元,总投资21亿元,预计今年将实现规模销售。引进科技研发、现代服务企业3家。2012年全镇完成技改项目145只、投资13.6亿元,增长38.5%,申报各类专利580件,专利授权300件。新增省名牌产品1个、市名牌产品2个。八大新兴产业企业25家,八大新兴产业产值39.7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例49.7%。二是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做大做强一批集散力强、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如中国珍珠(宝石)城、苏州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等,2012年珠宝产业实现交易额13亿元。结合中心镇建设推动三产服务业繁荣。近年来,引进了朗悦湾、顶峯广场、百汇广场、宝润168广场、海伦湾等一批商业楼盘,城乡商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凤凰泾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建设,一期3500亩花卉苗木、蔬菜瓜果、水产基地不断提高设施标准,二期1500亩完成设计。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各村抓住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村级项目开发建设,增加集体收入,提高村民福利分配。2012年,村级可支配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社区股份分红182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20528元,比上年增长15%。一是建设载体增强后劲。通过建设标准厂房、商业用房拓宽村级经济增收渠道。如渭北村通过市场拍卖取得13.68亩土地的开发建设权,建造1.8万平方米商住房,可增收1500万元。开发建设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6家企业,预计年产出2亿元、税收800多万元,村级增收500万元。渭西村建设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仙士小区,一期6.8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二期7.5万平方米计划开工建设,预计年收益300多万元。二是完善配套增加收益。鼓励各村完善工业配套设施投入,投资建造污水处理厂、工业专变等设施,为企业提供有偿配套服务,拓宽村级收入渠道。目前,村级污水处理厂1家,污水处理能力每天3万吨,每年上缴村400多万元;村集体建有专变76只,每年创收800多万元,2012年全镇各类配套服务收入达5800多万元。三是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加强镇与村、村与村合作开发,为村级发展减轻投资压力。镇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与凤凰泾村合作开发凤凰泾现代农业示范园,首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着手与凤阳村联合实施二期工程。渭北村与凤阳村着手启动汽车零部件生活配套区项目建设。由镇和8个村共同投资成立联创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将完全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以经济效益为重点,进行优质项目、优质产业的投资开发和经营。
    三、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创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推进“充分就业新三年工程”。一是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建立相城区人力资源渭塘分市场,为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外来人员就业创业提供帮助,每年举办各类招聘会40多场,推出企业岗位6000多个,帮助实现就业1000人,同时认真做好创业就业培训,每年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00多人。二是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投入2000万元建造1.3万平方米创业孵化基地,完善落实创业孵化基地优惠政策,鼓励扶持群众自主创业,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创业平台和就业机会,目前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就业近500人。三是抓好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体就业政策的落实以及实施必要的援助,每年开辟公益性岗位100个,进一步拓宽失地农民和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渠道。四是大力营造创业氛围,政府每年对纳税贡献企业、爱岗创业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养老、医疗保险与市区全面并轨。实现失地农民保障全覆盖,逐年提高被征地农民征地保养金发放标准,目前最高标准已提高到590元月人,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持续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做到本地群众应保尽保、外来人员能保则保,近三年新增社保扩面5200多人,新增住房公积金扩面1100多人。
    五、不断提高社会帮扶救助水平。持续开展“四个一”帮扶工作,即:由一名干部带一名企业家结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和一名贫困学生,该项工作已持续开展十多年。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对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发放3600元年人的生活补助。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发放标准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六、大力开展惠民公共服务。一是实施中老年人健康计划,连续两年对45周岁以上人员开展免费体检。二是持续开展育龄妇女病普查。每年组织开展一次面向全镇所有育龄妇女的妇女病活动。三是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加强文艺团队建设,积极培育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新建苏州图书馆翡翠家园分馆,方便群众阅读学习。完善珍珠湖公园公共设施,加快建设翡翠公园,为群众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四是加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1.4万平方米养老中心,拥有床位202张。建设高标准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日间照料中心2个,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五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完成渭塘实验小学改扩建工程和珍珠湖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扩班工程,加快推进渭西托管点建设,最大限度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