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四大成效”彰显丘陵山区开发亮点
2013年赣榆县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在上级农开、农林、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以建设与发展特色水果产业为方向,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通过加强项目区道路、管道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晚秋黄梨、大樱桃、茶叶规模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新增了猕猴桃、蓝莓、核桃等三个千亩规模以上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壮大了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富民效应明显,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改善基础条件。继续抓住管道节水灌溉和道路建设两大重点,2013年度项目中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投入1215.22万元 、其中财政资金1094.6万元,基础配套1.55万亩,其中新增低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8500亩(其中微喷灌溉面积1500亩),建成了提水工程、管道输水工程、通达工程等“最后一公里”的补水体系、供水网络和道路网络。 一年来共建设泵站、风力、光伏提水系统28座、蓄水天池11座,塘坝及拦水坝8座、闸阀池及出水口301座、生产路 28.46公里(其中砼路10.54公里)、农桥6座、过路涵及进地涵 266座等工程。通过项目建设,路修上了山,水引上了山,创造了项目区良好生产条件,夯实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的基础。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2013年度,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共投入资金 560万元,其中项目财政资金100万元,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累计新发展特色水果等种植面积 7150 亩 ( 其中特色水果面积5290亩)、茶叶260亩、黑松400亩、花生1000亩、黄烟200亩),绿化林网折实295亩。猕猴桃、蓝莓、大樱桃、 晚秋黄梨、核桃等实施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使得项目区种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特色水果产业得到进一步壮大, 提升了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加快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是科技水平提升。2013年度用于科技投入的资金达45.74万元,(含扬州大学20万元单项科技项目)完成农民培训 1034人次,并印发项目区农民科技培训教材 1100份,引进推广了猕猴桃、蓝莓、核桃等新品种和微喷灌溉技术。在项目建设中我们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签订科技服务合同,聘请专家进行科技指导和科技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和专家现场指导演示,使项目区农业科技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扬州大学为我们 6个项目区编制低压管道灌溉典型设计、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科学、实用,项目区科技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四是促进生态建设。结合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调”综合治理,山荒地得到了治理,低水高灌得以实现,水土流失得到了保护,山坡地变成了梯田,陡坡险路修成了顺平安全的环山砼路,大面积种植林果荒山吐出了绿翠,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同时还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从实施丘陵山区开发项目以来,项目区土地承包费价格节节攀升。没有项目时,土地承包价格大多在 300 -400 元左右;目前项目区土地承包价格升值到800-1000元。据不完全统计,有千余农民在项目区打工,季节工日收入在60元左右,固定工月收入在1400左右。果树进入盛果期,直接收入可达5000元/亩,部分可达1-2万元/亩左右。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