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2013年,常州市坚持以规划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创新开发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增效、农田增产、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各辖市区按照《常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0-2020)》,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并加强与与国土、水利等专项规划的衔接,科学确定建设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时序安排,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优先改造开发潜力大、配套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是全力组织实施。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资金、规模开发”的原则,所有涉及土地治理的开发项目都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了金坛市薛埠镇山蓬、赤岗村万亩苗木示范区,溧阳市别桥镇万亩水稻、上兴镇万亩苗木示范区、武进区湟里镇万亩高档草坪苗木示范区、新北区万亩水稻示范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区。如武进区湟里镇通过三年项目建设,已有1.5万亩中低产田得到了完善和改造,形成了万亩垂柳、沙培草坪、高效苗木生产示范区,为第八届花博会提供了一个农业综合开发的观摩窗口。新北区孟河镇通过几年的项目建设,建成2万余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是加大市及辖市、区财政投入力度。在实施好国家项目的基础上,常州市财政从2010年开始每年预算安排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000万元,要求承担项目的辖市、区同时配套财政资金1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2013年,溧阳市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资金预算1200万元,同时项目镇配套财政资金12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
四是整合项目资金。加大部门沟通力度,整合国土、水利及其它农业项目,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建设,充分调动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投工投劳,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到位,形成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合力,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据统计,2013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9.09万亩。其中,开发系统新建8.74万亩,农业部门新建3.7万亩,国土部门新建1.5万亩,水利部门新建1.25万亩,辖市、区新建3.9万亩。
五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通过项目建设,明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高效农业夯实基础。如武进区2013年度郑陆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通过沟渠路的建设,梨园周围道路畅通,经纪人直接到地头,降低运输成本,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果农的采摘、运输等问题,也为发展农家乐,延伸产业链奠定了扎实基础。春天来梨园赏花、秋天摘梨市民明显增多。项目区年新增农业总产值400万元,农民纯收入总额增加328万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