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着力打造“四大平台”有效促进高效农业发展
2013年,溧阳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不断扩大高效农业规模,打造“四大平台”,全力发展优质粮油、经济林果、花卉苗木、蔬菜药材、特种水产、良种家禽、有机食品、观光农业等高效农业生产基地:
(一)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建设平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558万元,争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资金1699万元,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依托园区,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0多家,其中16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8%,利税5520万元。
(二)农民经营机制创新平台。溧阳市财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土地集约经营。采取村统租、户分包,企业建基地、农民打工,农户间互租互换等土地流转模式,加速土地流转。全市已流转土地25万亩。
(三)新农村示范建设平台。整合投入财政资金1236万元,开展了“百村示范”新农村建设工程,确立了“新村建设型、农民公寓型、以企带村型、环境整治型、城镇社区型”5种模式,培育了“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示范村”和“先行推进村”135个,带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
(四)新型农合组织发展平台。整合投入财政资金283万元,探索推广“支部+协会”两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模式,通过支部引领、干部创办、党员带头、协会运作、群众主体,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农合组织的服务拉动作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机统一起来,达到了协会发展、农民增收、集体强大、支部巩固的“多赢”效果。目前,全市新型农合组织已发展到468家,年经营服务收入12亿元以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