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立体式农民培训给力现代农业发展
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是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施。2013年以来,溧阳市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契机,以培育新时期高素质职业农民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主动调高目标,全面开展多形式、广范围、菜单化、立体式农民培训工程。
该市成立了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农委、财政、人社、教育、科技、科协、农机、林业、共青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年农民培训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各部门,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形成了市级多部门齐抓共管、镇农口部门各尽其职、村两委会和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协作的立体式工作机构。
在培训工作中,该市着力服务农业产业发展,针对不同季节开展不同培训,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培训,针对不同区域开展不同的培训,针对不同产业开展不同的培训,不是为培训而培训,而是根据发展需求组织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实现了立体式菜单化。采取集中办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基地实习相结合,自办培训与输出培训相结合,本地技术人员讲课与聘请专家学者讲座相结合,注重授课内容实例化、可视化、浅显化、实用化、趣味化,在培训手段上实现了立体式多样化。针对农民集中培训组织难的实际,今年我市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分镇、分片组织专业培训班,农民不愿外出学习,就把培训班办到镇、村及生产基地,人数多就办大班,人数少就办小班,人数不够就几个镇合起来办班,农民白天没时间参加学习,就利用晚上时间办班培训,农民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培训,哪里学习方便就在哪里办班,切实保障了培训时间、增加了培训的覆盖面、提高了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上实现了立体式常态化。
2013年,溧阳市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32期,发放教材1万多册、资料30多万份,培训农民2.265万人,其中持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50多期,新增5000多农民获得农业技术专业证书,持证农业劳动力占比达到20%以上,培育了一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骨干人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本地落地生根,推动农民由经验型向知识性、单干型向组织型、兼业型向职业型转变,全市今年水稻平均单产增26公斤,新建高效规模农业项目296个,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2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6.3%。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