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撑起村级收入半壁江山---太仓市东林村发展现代农业富民强村

来源: 时间:2013-12-23 点击数:

    猪粪、羊粪作为农田有机肥,降低农药使用量;农作物秸秆粉碎后成了羊的饲料,节约成本保护环境; 合作农场里还利用太阳能诱虫灯诱捕害虫,害虫收集后加工成高蛋白饲料喂给鸡鸭鱼吃……走进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生态循环农业触手可及。去年,东林村村级收入达1748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占比近一半,以合作农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成为东林村富民强村的重要动力源。
    东林村位于太仓市区北部,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有765户农户,国家水利风景区“金仓湖”就坐落在东林区域内。翻开东林村的村级收入账簿,主要由三块组成,一块是物业收入,依托东林联发科技产业园,东林目前的标准厂房有6万平方米,每年有近800万元租金收入; 第二块是东林劳务合作社,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承接公路绿化养护、家政、保洁等,每年增加村级收入200万-300万元; 第三块则是以合作农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也是当前东林村重点打造和最具特色及前景的产业。
    东林村党委副书记毛伟新说,东林村原本耕地就不多,而且缺乏规划,民宅散落田间,似乎与发展现代农业搭不上边。但金仓湖的区域开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该村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东林对土地进行了重新规划,村民全部搬进农民新型社区——东林佳苑,加上宅基地复耕的400亩耕地,全村共1800亩土地经过集中整治,形成了格田成方、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土地整理好之后,就要解决“谁种地”问题。经过反复酝酿,东林村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在太仓全市率先成立,将土地资源掌握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合作农场采用“大承包、小包干”经营机制,聘请村里种田能手任分场场长,场长包干管理费用,对农场雇工——“职业农民”按月考核打分发工资。目前,东林合作农场1800亩地只有18个人管理。
    东林村还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富硒水稻种植技术,解决了“种什么”的问题。“我们的富硒大米能卖到8至15元一斤,市场供不应求”,毛伟新说。
    此外,东林村着手做好农业生态旅游文章。游客接待中心已完成过半,特色果园正加快提档,“我们主要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到果园里采摘各种水果,到大米加工厂亲手将稻谷碾成大米,还可以到牧场住住小蒙古包、过过放牧生活”,东林村大学生村官李俊杰说,据预计,东林村今年村级收入将超过2000万元,农业总收入占比将过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