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三点支撑,托起生态高效都市农业
2013年,常州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发展高效生态都市型农业为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不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壮大农业发展主体:
一是注重高效,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粮油生产、果蔬种植和休闲农家乐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业态,走品牌化、标准化经营之路;加大园区建设投入,2013年,高山杜鹃种植示范园已完成市级验收工作,将实现年销售额2450万元,创利润260万元;绿野无土优质草坪种植示范园已经建成,将实现年直接经济效益25.06万元。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4家;积极培育农业企业龙头,今年,共计拥有3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预计今年产值突破760亿元。
二是注重生态,积极打造绿色休闲农业。编制旅游规划,举办生态旅游节,不断推动乡村休闲游发展;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56%,无公害粮食功能区整体认证总面积达84280亩,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产品43个,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产品16个。
三是注重平台,全力承载都市农业新发展。深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2600户,提升农技服务点综合水平;成立常州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农业企业协会,促进农业产业抱团合作、有序发展;积极筹建常州供销农产品公司,提供展销平台和渠道,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农博会,加大特色农产品推介力度,打响常州特色。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