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三项措施力促太湖水草打捞工作出实效
2013年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吴中区水利局围绕“抓好太湖水草打捞、提升太湖环境形象”目标,认真履职,加大力度,全面抓好太湖水草专业化、常态化集中打捞工作,为维护太湖水环境安全、展现太湖碧波美景提供保障。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2月9日发布的《吴中区太湖水生植物调控与管理的环境效益监测与评估报告》显示,通过对水生植物进行人工打捞和持续收割,今年吴中区太湖水域整体营养状态由轻度富营养转变为中营养,多处水域形成茂盛的沉水植物“水下森林”,太湖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其中9 月份高锰酸盐指数达到地表Ⅱ类水标准。
(一)前期抓“细”,夯实水草打捞工作基础。根据太湖水草长势及分布情况,合理制定2013年度太湖水草打捞方案,为推进水草打捞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及时成立水草打捞队伍,向社会招募23名水草打捞机械船操作员和1名转运码头管理员。购置5套水草机械打捞船,建成2个水草堆放码头和1个机械船停泊船坞,下一步将在金庭、光福、香山等地规划建设7个水草堆放码头,为推进水草打捞工作创造条件。
(二)行动抓“实”,提高水草打捞工作效能。针对东山三山岛、金庭、太湖大桥、环太湖大道、东山环岛公路沿线太湖水域及其他太湖岸线外 2公里、共460平方公里水域范围,区水草打捞队、沿太湖各水利站集中力量对太湖水草进行全面打捞,全年打捞水草8.86万吨(含水),移除植物氮66.4吨、磷8.43吨,有效减少太湖水生植物过度生长及残体降解产生的次生污染威胁,提高太湖水环境质量,确保太湖水源地安全。
(三)考评抓“严”,强化水草打捞工作监管。区水草打捞队制定落实《水草打捞运行方案》、《水草打捞人员管理制度》、《水草打捞机械船操作人员考核方案》、《水草打捞队工作日志》等规章制度,做好日常巡查、台账记录和信息汇总等工作,每月对各地水草打捞工作进行百分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区财政对各地实行以奖代补的依据,建立健全太湖水草打捞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巩固和提高水草打捞工作效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