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龙降桥村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特色各有不同。
作为苏州首批美丽乡村示范点之一,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龙降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民风和谐”建设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成功打造了一个生态优美、乡风和谐、百姓富裕的美丽乡村。
环境提升 描绘水乡新图画
花木扶疏的古典庭院与别墅洋房的农民新村和谐相处、绿水荡漾的清澈河道和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相映成辉……经过多年建设,如今的龙降桥村,似一幅自然、清新、朝气蓬勃的水乡新图画。
“让村民生活在花园中,是龙降桥村发展一贯的主导思想。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面提升环境面貌也成为首要任务”,龙降桥村党委书记沈卫东介绍,在全面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龙降桥村着重在绿化景观、污水处理和公共卫生保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和建设力度。
2013年以来,该村已累计投入60多万元,完成建设绿化面积2000多平方米,提升景观观赏性;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设独立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收集、集中处理;投入20多万元,对村里原有的公厕、水泥路面、危房等进行全面修复,并在原有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功能和人口分布特点,投入3万多元增设垃圾箱(桶)50个。
江南水乡特色,关键在于水。2013年8月,村里又投入150多万元,修建生态石驳岸、实施河道清淤等工程,建设水清、流转、岸绿的生态水系,形成道路河道香樟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同时,村里还成立专业保洁队伍,对村庄道路、河道进行长效保洁,实现农村卫生长效清洁机制全覆盖。
如今,“花园式乡村”已成为美丽龙降桥的标志性特征。
村民自治 为村级发展添动力
这两天,位于龙将桥村CBD的一片3000平方米空地上,机器轰鸣声隆隆,施工人员正快马加鞭赶工期、忙建设。
这里,正在打造一个集茶廊、戏台、球场、停车场于一体的文体广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规划,村民集聚点未来就建在公园边上,今后全村80%的人入住集聚点后,便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享受城里人的休闲生活。”沈卫东介绍,龙降桥村2013年还投入50多万元,建设了一组集合村务公示墙、文化宣传墙、村容村貌和村风和谐展示墙等内容的苏式文化墙,将村里的民主法治文化、党建文化等在文化墙中展现出来。
以文体设施为阵地,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以全国民主法治村为依托,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今,龙降桥村村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一步提升,民主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以该村新成立的党群议事会为例,这个由党员代表、企业代表、老干部代表和村民代表等32人组成的机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讨论并提出村级发展规划、重大公益事业项目,商议影响村级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事项。
2013年以来,党群议事会已先后对村里建造标准厂房、集宿楼,集中居住小区配套设施、企业服务用房、村委会制度建设、招聘村定工副职等事关全村各项发展的六件大事进行了评议,真正做到了村级工作聆听百姓想法,集合群众智慧。不仅有效提升了村民自治管理水平,同时也为村级发展增添了动力。
生态旅游“美丽工程”惠民又富民
美丽乡村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更是一项富民工程。
近年来,通过整村土地流转,龙降桥村建起了一个面积4150亩的高效农业设施园区。其中,包含1350亩的粮食生产作业区、1400亩的苗木种植区和1400亩的水产养殖区。目前,全村共有高效设施大棚369个,面积达300亩。
记者在园区内看到,这里不仅有大棚、果园、苗圃、树林等,还有田园采摘区和生态农庄等配套服务设施。沈卫东说,利用现有的高效农业设施,他们将大力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使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其中,田园采摘区将打造成一个优质的乡村旅游景点,让城里人感受真正的农村生活;龙降桥农庄则是品尝农家菜的好地方,原汁原味的土菜必定让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
“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提升龙降桥新农村建设品位和科学发展观的最生动实践。”沈卫东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不仅为游客体验田园农趣提供更多更好的去处,也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把龙降桥村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